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船舶扣押与海事实体管辖权的概述 | 第11-21页 |
一、船舶扣押的概述 | 第11-14页 |
(一) 船舶扣押的定义 | 第11-12页 |
(二) 船舶扣押的程序 | 第12-13页 |
(三) 船舶扣押法律关系分析 | 第13-14页 |
二、船舶扣押可向海事实体管辖权转化 | 第14-18页 |
(一) 船舶扣押向海事实体管辖权转化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二) 船舶扣押向海事实体管辖权转化的限制因素 | 第15-18页 |
三、船舶扣押与海事实体管辖权的关系 | 第18-21页 |
(一) 两大法系对两者关系的观点 | 第19-20页 |
(二) 国际公约对两种观点的平衡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国际公约对船舶扣押与海事实体管辖权的规定 | 第21-33页 |
一、国际扣船公约的相关规定 | 第21-25页 |
(一) 《1952 年扣船公约》 | 第21-23页 |
(二) 《1999 年国际扣船公约》 | 第23-25页 |
二、《汉堡规则》的相关规定 | 第25-27页 |
三、《鹿特丹规则》的相关规定 | 第27-30页 |
四、对国际公约相关规定的评析 | 第30-33页 |
第三章 船舶扣押引起的海事实体管辖权冲突及解决 | 第33-42页 |
一、海事实体管辖权冲突的表现形式 | 第33-36页 |
(一) 船舶扣押与择地行诉 | 第33-34页 |
(二) 船舶扣押与平行诉讼 | 第34-36页 |
二、船舶扣押引起的海事实体管辖权冲突的成因 | 第36-38页 |
(一) 海事请求权人在扣船程序中占主导地位 | 第36页 |
(二) 各国国内法存在较大的差异 | 第36-37页 |
(三) 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笼统及认可度低 | 第37页 |
(四) 司法沙文主义盛行 | 第37-38页 |
(五) 海事活动主体及法律关系的复杂性 | 第38页 |
三、船舶扣押引起的海事实体管辖权冲突的解决 | 第38-42页 |
(一) 国际礼让原则 | 第39页 |
(二) 最密切联系原则 | 第39页 |
(三) 合理限制船舶的拟人化 | 第39-40页 |
(四) 不方便法院原则 | 第40-41页 |
(五) 最先受诉法院原则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中国船舶扣押与海事实体管辖权制度的现状及分析 | 第42-51页 |
一、中国船舶扣押与海事实体管辖权领域的立法现状 | 第42-44页 |
(一) 船舶扣押的立法现状 | 第42-43页 |
(二) 海事实体管辖权的立法现状 | 第43页 |
(三) 对中国相关立法现状的分析 | 第43-44页 |
二、中国船舶扣押与海事实体管辖权领域的司法现状 | 第44-51页 |
(一) 各海事法院2016年收受船舶扣押案件的情况 | 第44-47页 |
(二) 船舶扣押与海事实体管辖权领域的相关案例 | 第47-49页 |
(三) 对中国目前司法现状的分析 | 第49-51页 |
第五章 中国船舶扣押与海事实体管辖权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51-55页 |
一、理论层面的相关建议 | 第51页 |
(一) 合理限制船舶的拟人化 | 第51页 |
(二) 坚持贯彻国际礼让原则 | 第51页 |
二、立法层面的相关建议 | 第51-53页 |
(一) 借鉴不方便法院原则 | 第52页 |
(二) 确定最先受诉法院原则 | 第52-53页 |
(三) 尊重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 | 第53页 |
三、司法层面的相关建议 | 第53-55页 |
(一) 优化相关原则的适用顺序 | 第53-54页 |
(二) 不断加强国际司法协作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