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井杆管磨损治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螺杆泵井简介 | 第12-15页 |
1.1 螺杆泵发展历史及特征 | 第12页 |
1.2 地面驱动部分 | 第12-14页 |
1.3 螺杆泵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抽油杆柱力学分析模型 | 第15-21页 |
2.1 螺杆泵井杆柱受力分析 | 第15-17页 |
2.1.1 螺杆泵产生的轴向力 | 第15-16页 |
2.1.2 螺杆泵产生的反扭矩 | 第16页 |
2.1.3 抽油杆在液体中的阻力矩 | 第16页 |
2.1.4 井口驱动扭矩 | 第16-17页 |
2.1.5 泵进出口压差 | 第17页 |
2.2 抽油杆柱的力学分析模型 | 第17-19页 |
2.3 螺杆泵井抽油杆柱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瞬态动力学有限元分析 | 第21-50页 |
3.1 井身轨迹 | 第21-26页 |
3.2 螺杆泵转子偏心旋转 | 第26-33页 |
3.2.1 水平激励 | 第26-30页 |
3.2.2 圆周激励 | 第30-33页 |
3.3 扶正器 | 第33页 |
3.4 油管变形 | 第33-39页 |
3.4.1 锚定前 | 第33-34页 |
3.4.2 锚定后 | 第34-39页 |
3.5 工艺参数 | 第39-48页 |
3.5.1 抽油杆规格 | 第39页 |
3.5.2 转速 | 第39-40页 |
3.5.3 偏心距 | 第40-45页 |
3.5.4 沉没度 | 第45-48页 |
3.6 改变抽油杆与转子的连接方式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螺杆泵杆管磨损数据统计分析 | 第50-52页 |
4.1 杆管磨损原因规律统计 | 第50-51页 |
4.1.1 偏磨与螺杆泵排量关系 | 第50页 |
4.1.2 偏磨与抽油杆径关系 | 第50-51页 |
4.1.3 偏磨与偏磨部位关系 | 第51页 |
4.1.4 偏磨与转速关系 | 第51页 |
4.2 扶正环内磨抽油杆现象 | 第51-52页 |
第五章 螺杆泵井防偏磨措施研究 | 第52-60页 |
5.1 螺杆泵井防脱居中器的研制与应用 | 第52-53页 |
5.1.1 防脱居中器的作用 | 第52页 |
5.1.2 防脱居中器的原理 | 第52-53页 |
5.1.3 防脱居中器的检测 | 第53页 |
5.1.4 应用效果 | 第53页 |
5.2 油管锚技术研究 | 第53-55页 |
5.2.1 打压油管锚的应用 | 第53-54页 |
5.2.2 凸轮油管锚的应用 | 第54-55页 |
5.3 扶正器的安装方式 | 第55-57页 |
5.4 定位旋转扶正环防偏磨技术研究 | 第57-60页 |
5.4.1 定位旋转扶正环与扭卡式扶正环对比 | 第57-58页 |
5.4.2 定位旋转扶正环安装前后电参数对比情况 | 第58-59页 |
5.4.3 定位旋转扶正环现场应用情况及效果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详细摘要 | 第65-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