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36页 |
1.1 光催化 | 第7-14页 |
1.2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 | 第14-20页 |
1.2.1 g-C_3N_4的性质、结构及合成 | 第14-17页 |
1.2.2 g-C_3N_4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 | 第17页 |
1.2.3 g-C_3N_4的优化 | 第17-20页 |
1.3 MoS_2 | 第20-21页 |
1.4 Z型异质结 | 第21-25页 |
1.5 花衍生物和花酸二醉(PTCDA) | 第25-27页 |
1.6 本文指导思想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36-37页 |
2.1.1 试剂 | 第36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36-37页 |
2.2 样品合成 | 第37页 |
2.3 样品表征 | 第37-39页 |
2.3.1 X射线晶体衍射(XRD) | 第37页 |
2.3.2 透射电镜(TEM)SEM | 第37页 |
2.3.3 光电子能谱(XPS) | 第37页 |
2.3.4 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第37-38页 |
2.3.5 荧光光谱(PL) | 第38页 |
2.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38页 |
2.3.7 电子顺磁共振(EPR) | 第38页 |
2.3.8 光电流检测和电化学阻抗检测(PC, EIS) | 第38页 |
2.3.9 理论计算 | 第38页 |
2.3.10 节胺氧化反应产率的检测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水热法原位合成MoS_2-C_3N_4复合材料 | 第39-47页 |
3.1 前言 | 第39页 |
3.2 实验步骤 | 第39-40页 |
3.2.1 MoS_2-C_3N_4的制备 | 第39-40页 |
3.2.2 光催化节胺反应 | 第40页 |
3.2.3 样品表征 | 第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3.3.1 MoS_2-C_3N_4的表征 | 第40-44页 |
3.3.2 光催化活性的检测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基于π-π强相互作用构筑PTCDA-C_3N_4直接Z型高效光催化材料 | 第47-65页 |
4.1 前言 | 第47页 |
4.2 实验步骤 | 第47-49页 |
4.2.1 样品合成 | 第47-48页 |
4.2.2 苄胺氧化反应 | 第48页 |
4.2.3 机理检测 | 第48-49页 |
4.2.4 样品表征 | 第4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9-63页 |
4.3.1 结构与形貌 | 第49-53页 |
4.3.2 界面电子相互作用 | 第53-56页 |
4.3.3 样品的光电性 | 第56-58页 |
4.3.4 样品的光催化活性 | 第58-60页 |
4.3.5 样品的带结构分析和光催化机理探讨 | 第60-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