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抗生素污染现状 | 第12-13页 |
1.3 抗生素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1 物理处理方法 | 第13页 |
1.3.2 生物处理方法 | 第13页 |
1.3.3 化学处理方法 | 第13-14页 |
1.3.4 Fenton处理方法 | 第14页 |
1.4 抗生素生物毒性研究概述 | 第14-18页 |
1.4.1 生物毒性测试类型 | 第15页 |
1.4.2 生物毒性测试意义 | 第15-16页 |
1.4.3 抗生素生物毒性评价方法 | 第16-18页 |
1.5 抗生素中间产物筛查与预测 | 第18-19页 |
1.5.1 抗生素及其中间产物筛查 | 第18页 |
1.5.2 抗生素废水中间产物的生成机制与毒性 | 第18-19页 |
1.5.3 抗生素废水中间产物分析方法 | 第19页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第19-22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6.2 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第2章 超声/芬顿降解头孢类抗生素研究 | 第22-3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2.1.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第22页 |
2.1.2 头孢类抗生素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2.1.3 超声降解试验与样品分析 | 第23页 |
2.1.4 芬顿降解试验与样品分析 | 第23-24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4-32页 |
2.2.1 头孢类抗生素色谱图及标线 | 第24-25页 |
2.2.2 超声降解头孢类抗生素研究 | 第25-27页 |
2.2.3 芬顿降解头孢类抗生素研究 | 第27-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头孢类抗生素及芬顿降解过程中生物毒性研究 | 第33-46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37页 |
3.1.1 试验仪器 | 第33页 |
3.1.2 试验主要药品 | 第33页 |
3.1.3 毒性试验测定方法 | 第33-35页 |
3.1.4 头孢类抗生素生物毒性等级标准 | 第35-37页 |
3.2 头孢类抗生素及芬顿降解过程中对发光细菌生物毒性研究 | 第37-40页 |
3.2.1 头孢类抗生素对发光细菌生物毒性研究 | 第37-38页 |
3.2.2 头孢类抗生素芬顿降解过程中对发光细菌生物毒性研究 | 第38-40页 |
3.3 头孢类抗生素及芬顿降解过程中对脱氢酶活性研究 | 第40-43页 |
3.3.1 头孢类抗生素对脱氢酶活性研究 | 第40-42页 |
3.3.2 头孢类抗生素芬顿降解过程中对脱氢酶活性研究 | 第42-43页 |
3.4 发光细菌与脱氢酶活性结果比较分析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头孢类抗生素芬顿降解产物研究 | 第46-57页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4.1.2 紫外扫描样品分析方法 | 第46页 |
4.1.3 GC-MS样品分析方法 | 第46-47页 |
4.2 紫外扫描测定头孢类抗生素芬顿降解产物分析 | 第47-49页 |
4.3 GC/MS测定头孢类抗生素芬顿降解产物分析 | 第49-55页 |
4.3.1 头孢类抗生素芬顿降解产物预测与分析 | 第49-53页 |
4.3.2 头孢类抗生素芬顿降解路径预测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58页 |
5.2 建议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