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层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我国A股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4-17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第17-21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1.1 公允价值层次 | 第17页 |
2.1.2 非活跃市场 | 第17-18页 |
2.1.3 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 第18页 |
2.2 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文献回顾 | 第18-21页 |
3 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发展历程 | 第21-31页 |
3.1 公允价值计量发展历程回顾 | 第21-25页 |
3.1.1 “启用”阶段 | 第21页 |
3.1.2 “谨慎运用”阶段 | 第21-22页 |
3.1.3 “推广运用”阶段 | 第22-23页 |
3.1.4 “规范运用”阶段 | 第23-25页 |
3.2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实施效果简述 | 第25-31页 |
3.2.1 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披露内容 | 第25-28页 |
3.2.2 公允价值分层信息的披露情况 | 第28-29页 |
3.2.3 分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 第29-31页 |
4 公允价值分层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 | 第31-41页 |
4.1 假设提出与样本选择 | 第31-34页 |
4.1.1 假设提出 | 第31-33页 |
4.1.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4.2 研究设计和变量说明 | 第34-35页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7页 |
4.3.1 样本描述性分析 | 第35-36页 |
4.3.2 变量描述性分析 | 第36-37页 |
4.4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4.4.1 公允价值分层信息价值相关性检验 | 第37-39页 |
4.4.2 公允价值层次转换信息价值相关性检验 | 第39-41页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1-4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1-42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2-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