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清中叶韩愈诗歌接受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5页
    一、研究缘起第10-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研究创新第13-15页
第一章 清中叶的时代背景与韩诗接受概述第15-20页
    一、清中叶韩诗接受的时代背景第15-17页
    二、清中叶韩愈诗歌接受概况第17-20页
第二章 秀水派钱载对韩诗的接受第20-32页
    一、诗宗韩黄 以文为诗第21-27页
        (一)诗歌章法上的继承第22-24页
        (二)句法上的散文化第24-26页
        (三)字法上的学习第26-27页
    二、造语奇崛 瓣香昌黎第27-32页
        (一)语词之瘦硬与意象之险怪第27-28页
        (二)比喻和想象等艺术手法第28-32页
第三章 翁方纲及“肌理说”对韩诗的接受第32-42页
    一、翁方纲与其“肌理说”第32-35页
    二、翁方纲对韩愈诗歌的接受第35-42页
        (一)翁方纲诗论里的韩诗接受第35-37页
        (二)翁方纲诗歌创作实践中的韩诗接受第37-42页
第四章 性灵派袁枚与赵翼对韩诗的接受研究第42-60页
    一、袁枚对韩愈诗歌的接受第43-48页
        (一)《随园诗话》中的韩诗评论第43-45页
        (二)袁枚诗歌创作中的韩诗接受第45-48页
    二、赵翼对韩愈诗歌的接受研究第48-60页
        (一)韩愈诗歌思想溯源第49-51页
        (二)韩诗艺术风格的评价第51-53页
        (三)评韩愈诗歌的“崭新开辟”第53-56页
        (四)赵翼对《南山》诗的评价第56-57页
        (五)赵翼诗歌创作中的韩诗接受第57-60页
第五章 桐城诗派方东树对韩诗的接受第60-73页
    一、桐城诗派的诗论主张第60-63页
    二、方东树对韩愈诗歌的接受第63-73页
        (一)以古文义法论韩诗第64-66页
        (二)杜韩并重第66-68页
        (三)对韩愈“陈言务去”论的继承第68-70页
        (四)韩诗的“气”“力”之美第70-73页
结语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游地府故事研究
下一篇:“打工诗歌并非我的全部”—论郑小琼诗歌主题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