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终端能源消费中电力消费发展预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关于能源结构的研究 | 第10页 |
1.2.2 关于能源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3 关于能源预测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终端能源的定义及消费现状 | 第15-22页 |
2.1 终端能源消费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1 终端能源消费的定义 | 第15-16页 |
2.1.2 终端能源的计算标准 | 第16页 |
2.2 电力的特性及作用 | 第16-17页 |
2.3 陕西省终端电力消费现状 | 第17-21页 |
2.3.1 电力消费量分析 | 第17-19页 |
2.3.2 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分析 | 第19-20页 |
2.3.3 电力消费产业结构分析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21-22页 |
第3章 电力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35页 |
3.1 生产用电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25页 |
3.1.1 LMDI法 | 第22-23页 |
3.1.2 实证分析 | 第23-25页 |
3.2 生活用电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30页 |
3.2.1 灰色关联模型 | 第25-26页 |
3.2.2 实证分析 | 第26-30页 |
3.3 敏感性分析 | 第30-33页 |
3.3.1 MIV模型 | 第30-31页 |
3.3.2 电力消费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2页 |
3.3.3 电力消费占比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33-35页 |
第4章 电力消费发展趋势预测 | 第35-55页 |
4.1 组合预测模型 | 第35-42页 |
4.1.1 单项预测模型 | 第35-39页 |
4.1.2 改进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 | 第39-42页 |
4.2 电力消费量预测 | 第42-48页 |
4.2.1 模型拟合 | 第42-46页 |
4.2.2 模型预测 | 第46-48页 |
4.3 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预测 | 第48-54页 |
4.3.1 模型拟合 | 第48-51页 |
4.3.2 模型预测 | 第51-54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54-55页 |
第5章 电力消费增长潜力及建议 | 第55-60页 |
5.1 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消费增长潜力 | 第55-57页 |
5.1.1 交通电气化 | 第55-56页 |
5.1.2 工业生产 | 第56页 |
5.1.3 电器普及推广 | 第56-57页 |
5.2 现状与挑战 | 第57-58页 |
5.2.1 已实行的措施 | 第57页 |
5.2.2 面临的挑战 | 第57-58页 |
5.3 建议 | 第58-59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