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32页 |
1.1 引言 | 第7-8页 |
1.2 有机电致发光研究概史与实用化概述 | 第8-9页 |
1.2.1 有机电致发光研究概史 | 第8-9页 |
1.2.2 有机电致发光实用化概述 | 第9页 |
1.3 荧光、磷光产生机理及配合物发光类型 | 第9-15页 |
1.3.1 分子激发态与分子去活化 | 第9-11页 |
1.3.2 荧光、磷光产生机理 | 第11-12页 |
1.3.3 配合物发光类型 | 第12-14页 |
1.3.4 重金属配合物发光类型 | 第14-15页 |
1.4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第15-27页 |
1.4.1 有机电致荧光材料 | 第15页 |
1.4.2 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 第15-16页 |
1.4.3 以重金属为内核的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 第16-17页 |
1.4.4 以铱为内核的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 第17-18页 |
1.4.4.1 主客体系主体材料性质 | 第17-18页 |
1.4.4.2 主客体系客体材料性质 | 第18页 |
1.4.5 铱类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研究进展 | 第18-27页 |
1.4.5.1 铱类有机电致红光材料 | 第18-22页 |
1.4.5.2 铱类有机电致绿光材料 | 第22-25页 |
1.4.5.3 铱类有机电致蓝光材料 | 第25-27页 |
1.5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第27-31页 |
1.5.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 | 第27-29页 |
1.5.2 有机电致磷光器件发光机理 | 第29-31页 |
1.6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2-43页 |
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32页 |
2.2 实验仪器及检测设备 | 第32-33页 |
2.3 铱配合物配体选取 | 第33-36页 |
2.3.1 以 2-苯基吡啶作配体 | 第33-34页 |
2.3.2 以 2-(对甲苯基)吡啶作配体 | 第34页 |
2.3.3 以乙酰丙酮作辅助配体 | 第34-36页 |
2.4 铱配合物的合成 | 第36-42页 |
2.4.1 三(2-苯基吡啶)合铱的合成 | 第36-38页 |
2.4.1.1 二聚体(ppy)2Ir2Cl2(ppy)2 的合成 | 第36页 |
2.4.1.2 Fac-Ir(ppy)3 的合成 | 第36-37页 |
2.4.1.3 Fac-Ir(ppy)3 合成流程 | 第37-38页 |
2.4.2 三[2-(对甲苯基)吡啶]合铱的合成 | 第38-40页 |
2.4.2.1 二聚体(tpy)2Ir2Cl2(tpy)2 的合成 | 第38页 |
2.4.2.2 Fac-Ir(tpy)3 的合成 | 第38-39页 |
2.4.2.3 Fac-Ir(tpy)3 合成流程 | 第39-40页 |
2.4.3 双[2-(对甲苯基)吡啶]乙酰丙酮合铱的合成 | 第40-42页 |
2.4.3.1 二聚体(tpy)2Ir2Cl2(tpy)2 的合成 | 第40页 |
2.4.3.2 (tpy)2Ir(acac)的合成 | 第40-41页 |
2.4.3.3 (tpy)2Ir(acac)合成流程 | 第41-42页 |
2.5 铱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42-43页 |
2.5.1 红外光谱(IR)测定 | 第42页 |
2.5.2 质谱(MS)测定 | 第42页 |
2.5.3 核磁共振(1H-NMR、13C-NMR)测定 | 第42页 |
2.5.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测定 | 第42页 |
2.5.5 光致发光光谱(PL)测定 | 第42页 |
2.5.6 X-射线单晶衍射(XRD)测定 | 第42-4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3-64页 |
3.1 引言 | 第43-44页 |
3.2 Ir(C∧N)3 型均配物与Ir(C∧N)2(LX)型杂配物的合成 | 第44-47页 |
3.2.1 Ir(C∧N)3 型均配物的合成 | 第44-46页 |
3.2.2 Ir(C∧N)2(LX)型杂配物的合成 | 第46-47页 |
3.3 铱配合物的合成机理 | 第47-49页 |
3.3.1 三(2-苯基吡啶)合铱、三[2-(对甲苯基)吡啶]合铱的合成机理 | 第47-49页 |
3.3.2 双[2-(对甲苯基)吡啶]乙酰丙酮合铱的合成机理 | 第49页 |
3.4 铱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49-64页 |
3.4.1 三(2-苯基吡啶)合铱的结构表征 | 第49-53页 |
3.4.2 三[2-(对甲苯基)吡啶]合铱的结构表征 | 第53-56页 |
3.4.3 二[2-(对甲苯基)吡啶]乙酰丙酮合铱的结构表征 | 第56-6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