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绘画中儿童画艺术语言趋向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研究对象的确立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1页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5 相关概念的阐述 | 第12-14页 |
1.5.1 当代绘画概念的界定 | 第12页 |
1.5.2 儿童画---集聚创造力的图画世界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当代绘画呈现儿童画艺术语言趋向的时代本源 | 第14-20页 |
2.1 释放心灵逃离现代文明的枷锁 | 第14-15页 |
2.2 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 | 第15-1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7-20页 |
第三章 儿童画的特点及艺术语言 | 第20-36页 |
3.1 儿童画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 第20-26页 |
3.1.1 准备期---绘画意识的起源 | 第21页 |
3.1.2 涂鸦期---蝌蚪人的出现 | 第21-23页 |
3.1.3 象征期---形状的分化 | 第23-24页 |
3.1.4 意象期---对记忆的描绘 | 第24-25页 |
3.1.5 写实期---对空间的创造 | 第25-26页 |
3.2 儿童画创作心理的特征 | 第26-28页 |
3.2.1 无意识的创作心理 | 第26-27页 |
3.2.2 以自我为中心的创作心理 | 第27-28页 |
3.3 儿童画艺术语言的魅力 | 第28-34页 |
3.3.1 率真的直觉感受 | 第29-30页 |
3.3.2 求全的奇异视角 | 第30页 |
3.3.3 动态的视觉感受 | 第30-31页 |
3.3.4 奇幻的创造精神 | 第31页 |
3.3.5 夸张的表现手法 | 第31-32页 |
3.3.6 简化的符号概括 | 第32-33页 |
3.3.7 拟人的浪漫情怀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当代绘画对儿童画艺术语言的借鉴 | 第36-62页 |
4.1 当代绘画在创作情感上对儿童画的借鉴 | 第36-46页 |
4.1.1 情感的真挚流露 | 第36-39页 |
4.1.2 单纯的创作动机 | 第39-41页 |
4.1.3 独特的审美视角 | 第41-44页 |
4.1.4 广阔的幻想空间 | 第44-46页 |
4.2 当代绘画创作内容上对儿童画的借鉴 | 第46-50页 |
4.2.1 童趣化的绘画素材 | 第47-48页 |
4.2.2 想象丰富的绘画内容 | 第48-50页 |
4.3 当代绘画在创作技法上对儿童画的借鉴 | 第50-55页 |
4.3.1 大胆夸张的创作表现力 | 第50-52页 |
4.3.2 对比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 第52-53页 |
4.3.3 稚拙纯朴的艺术感染力 | 第53-55页 |
4.4 当代画家作品中呈现的儿童画艺术语言示例 | 第55-60页 |
4.4.1 草间弥生作品欣赏 | 第56-57页 |
4.4.2 摩西奶奶作品欣赏 | 第57-59页 |
4.4.3 几米漫画欣赏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当代绘画吸收儿童画艺术语言的创新 | 第62-64页 |
5.1 使当代绘画回归艺术本真 | 第62页 |
5.2 填补当代绘画在情感方面的缺失 | 第62-63页 |
5.3 追求纯真美好的精神境界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