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窟第29窟壁画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史回顾 | 第11-15页 |
| 1.2.1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2.2 研究趋势 | 第15页 |
| 1.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 第2章 西夏时期的瓜州及榆林窟第29窟内容 | 第18-28页 |
| 2.1 西夏时期的佛教信仰 | 第18-19页 |
| 2.2 西夏在瓜州的统治 | 第19-20页 |
| 2.3 榆林窟第29窟形制与内容 | 第20-28页 |
| 2.3.1 第29窟形制 | 第21-22页 |
| 2.3.2 第29窟基本内容 | 第22-28页 |
| 第3章 榆林窟第29窟显教图像 | 第28-42页 |
| 3.1 文殊变与普贤变 | 第28-36页 |
| 3.1.1 文殊变 | 第28-32页 |
| 3.1.2 普贤变 | 第32-36页 |
| 3.2 净土变 | 第36-38页 |
| 3.2.1 药师经变 | 第36-37页 |
| 3.2.2 净土变 | 第37-38页 |
| 3.3 水月观音像 | 第38-42页 |
| 第4章 榆林窟第29窟密教图像 | 第42-48页 |
| 4.1 “金刚手”和“不动明王” | 第42-45页 |
| 4.1.1 金刚手 | 第42-44页 |
| 4.1.2 不动明王 | 第44-45页 |
| 4.2 六字真言 | 第45-48页 |
| 第5章 榆林窟第29窟供养人图像 | 第48-64页 |
| 5.1 僧人供养人像 | 第49-57页 |
| 5.1.1 国师像 | 第49-56页 |
| 5.1.2 高僧像 | 第56-57页 |
| 5.2 世俗供养人像 | 第57-60页 |
| 5.3 西夏供养人及特征 | 第60-62页 |
| 5.4 第29窟供养人反映的西夏时期瓜州社会 | 第62-64页 |
| 结语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致谢 | 第70-72页 |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