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交通运输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公路论文--汽车论文

水热老化及硫化对Zr/Ti改性的Pd/CeO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前言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2页
    1.1 研究背景第8-13页
        1.1.1 柴油车特点及尾气组成第8-10页
        1.1.2 柴油车尾气排放相关标准及尾气净化技术第10-11页
        1.1.3 柴油车尾气净化第11-13页
    1.2 柴油车氧化催化剂(DOC)第13-15页
        1.2.1 DOC 的作用及组成第13-14页
        1.2.2 DOC 的发展历程第14-15页
    1.3 贵金属 DOC第15-21页
        1.3.1 贵金属 DOC 的催化氧化性能第15-16页
        1.3.2 Pd 基负载型催化剂第16-17页
        1.3.3 Pd/CeO_2催化剂的催化氧化第17-18页
        1.3.4 Pd/CeO_2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第18-21页
            1.3.4.1 Pd/CeO_2抗硫性能改进第19-20页
            1.3.4.2 Pd/CeO_2热老化性能改进第20-21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2-30页
    2.1 样品制备第22-24页
        2.1.1 原料及实验仪器第22-23页
        2.1.2 样品制备过程第23-24页
            2.1.2.1 载体制备过程第23页
            2.1.2.2 新鲜及老化催化剂样品制备过程第23-24页
            2.1.2.3 硫化样品制备过程第24页
    2.2 活性测试第24-26页
        2.2.1 评价气氛第24页
        2.2.2 评价系统第24-25页
        2.2.3 实验步骤第25-26页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第26-30页
        2.3.1 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测试第26页
        2.3.2 X 射线衍射(XRD)第26页
        2.3.3 扫描隧道显微镜(SEM)第26页
        2.3.4 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第26-27页
        2.3.5 原位红外漫反射(In-situ DRIFT)第27页
        2.3.6 CO 化学吸附第27-28页
        2.3.7 红外透射(FT-IR)第28-29页
        2.3.8 X 射线荧光光谱(XRF)第29页
        2.3.9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9-30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30-57页
    3.1 活性评价第30-34页
        3.1.1 活性评价结果第30-32页
        3.1.2 反应转换频率(TOF)第32-34页
            3.1.2.1 基于表面配位不饱和的 Pd 原子计算反应 TOF第32-34页
    3.2 物理织构表征第34-41页
        3.2.1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第34-36页
        3.2.2 XRD第36-38页
        3.2.3 SEM第38-41页
    3.3 水热老化及硫化对活性位 Pd 的影响第41-51页
        3.3.1 HR-TEM第41-44页
        3.3.2 室温原位 CO-DRIFT第44-46页
        3.3.3 Pd 分散度测试第46-49页
            3.3.3.1 基于界面 Pd 原子数计算反应 TOF第48-49页
        3.3.4 Pd 3d XPS第49-51页
    3.4 硫化前后 S 对不同样品的影响第51-54页
        3.4.1 XRF第51页
        3.4.2 FT-IR第51-52页
        3.4.3 S 2p XPS第52-54页
    3.5 小结第54-57页
        3.5.1 水热老化对三种催化剂的影响第54-55页
        3.5.2 硫化对三种催化剂的影响第55-57页
第四章 结论第57-58页
第五章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纳米颗粒负载的离子液体制备与催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研究
下一篇:氧化亚铁硫杆菌EPS调控孔道结构铁矿物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