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海洋生物种群遗传学的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1.1.1 种群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 | 第11页 |
1.1.2 遗传标记方法的发展 | 第11-12页 |
1.1.3 分子标记在海洋生物种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1.1.3.1 mtDNA 分子标记和 nrDNA 分子标记 | 第13页 |
1.1.3.2 微卫星(SSR) | 第13-14页 |
1.1.3.3 SNP | 第14页 |
1.2 分子系统地理学在海洋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1 系统地理学概述 | 第14页 |
1.2.2 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2.3 海洋生物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系统发育学的发展 | 第17-18页 |
1.3.2 分子系统发育学的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围沙蚕属的系统发育的研究 | 第20-54页 |
2.1 围沙蚕属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 | 第20-36页 |
2.1.1 围沙蚕属的概况 | 第20-21页 |
2.1.2 围沙蚕属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 第21-34页 |
2.1.2.1 双齿围沙蚕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 第22-23页 |
2.1.2.2 独齿围沙蚕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 第23-25页 |
2.1.2.3 多齿围沙蚕种组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 第25-31页 |
2.1.2.4 异须沙蚕的形态特征与地理分布 | 第31-33页 |
2.1.2.5 杂色伪沙蚕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 第33-34页 |
2.1.3 围沙蚕属的系统发育研究现状 | 第34-36页 |
2.2 基于线粒体 DNA 片段和核基因 DNA 片段探讨围沙蚕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 第36-54页 |
引言 | 第36-37页 |
2.2.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2.2.1.1 样品的采集与鉴定 | 第37页 |
2.2.1.2 DNA 提取、PCR 扩增、纯化及测序 | 第37-38页 |
2.2.2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38-40页 |
2.2.3 实验结果 | 第40-50页 |
2.2.3.1 基于线粒体 COI 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 第40-46页 |
2.2.3.2 基于线粒体 16S rDNA 序列的分析结果 | 第46-48页 |
2.2.3.3 基于 18S rDNA 序列的分析结果 | 第48-49页 |
2.2.3.4 基于联合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49-50页 |
2.2.5 讨论 | 第50-54页 |
第三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片段的双齿围沙蚕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54-72页 |
3.1 引言 | 第54-55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3.3 数据处理 | 第56-58页 |
3.4 结果 | 第58-69页 |
3.4.1 基于线粒体 COI 序列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8-64页 |
3.4.2 基于线粒体 Cyt b 序列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64-69页 |
3.5 讨论 | 第69-72页 |
3.5.1 双齿围沙蚕群体遗传结构与扩散能力 | 第69-70页 |
3.5.2 双齿围沙蚕群体的历史动态 | 第70页 |
3.5.3 双齿围沙蚕系统地理格局 | 第70-71页 |
3.5.4 两种线粒体基因标记的比较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 | 第81-82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