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8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奥氏体不锈钢 | 第11-22页 |
1.2.1 不锈钢的诞生 | 第11-12页 |
1.2.2 奥氏体不锈钢 | 第12-15页 |
1.2.3 奥氏体不锈钢主要合金元素的作用 | 第15-22页 |
1.3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 | 第22-32页 |
1.3.1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概念 | 第22-24页 |
1.3.2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发展 | 第24-27页 |
1.3.3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研究现状 | 第27-32页 |
1.4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S32654主要应用领域和研究意义 | 第32-36页 |
1.4.1 金属间化合物 | 第33-35页 |
1.4.2 碳氮化物 | 第35页 |
1.4.3 研究意义 | 第35-36页 |
1.5 本文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38-4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2.2 热力学计算 | 第38-39页 |
2.3 同温度下析出相成分变化 | 第39-40页 |
2.4 实验方案 | 第40-41页 |
2.4.1 热处理 | 第40-41页 |
2.4.3 耐蚀性能的研究 | 第41页 |
2.5 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S32654固溶处理组织 | 第44-56页 |
3.1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44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44-55页 |
3.2.1 锻态显微组织分析 | 第44-45页 |
3.2.2 固溶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45-48页 |
3.2.3 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微观组织形貌 | 第48-49页 |
3.2.4 析出相成分分析 | 第49-54页 |
3.2.5 不同温度固溶处理线扫面分析 | 第54-5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S32654短期时效析出相 | 第56-76页 |
4.1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57-61页 |
4.2.1 完全固溶处理组织形貌 | 第57页 |
4.2.2 析出敏感温度的确定 | 第57-59页 |
4.2.3 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金相组织的影响 | 第59-61页 |
4.3 短期时效处理析出相形貌及能谱分析 | 第61-69页 |
4.4 不同温度时效处理析出相透射电镜分析 | 第69-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第五章 长期时效析出相 | 第76-100页 |
5.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76-77页 |
5.2 试验结果 | 第77-86页 |
5.2.1 长期时效处理析出相微观组织分析 | 第77-80页 |
5.2.2 长期时效处理析出相能谱分析 | 第80-86页 |
5.3 长期时效处理微观组织面扫描分析 | 第86-89页 |
5.4 长期时效处理透射电镜分析 | 第89-9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7-100页 |
第六章 长期时效处理耐蚀性能研究 | 第100-108页 |
6.1 前言 | 第100-101页 |
6.2 极化曲线实验方法 | 第101页 |
6.3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 | 第101-10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5-10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0页 |
7.1 结论 | 第108-109页 |
7.2 展望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