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无弧有载调压技术的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1.1 引言 | 第10页 |
| 1.2 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发展和现状 | 第10-12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现有有载调压技术 | 第13-22页 |
| 2.1 有载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原理 | 第13-14页 |
| 2.2 传统机械式有载调压技术 | 第14-16页 |
| 2.3 电力电子开关辅助机械开关有载调压技术 | 第16-18页 |
| 2.4 无触点有载调压技术 | 第18-20页 |
| 2.4.1 连续无触点有载调压技术 | 第18-19页 |
| 2.4.2 分级无触点有载调压技术 | 第19-2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变压器二次侧调压技术的改进 | 第22-35页 |
| 3.1 调压绕组和调压状态的编码 | 第22-23页 |
| 3.2 变压器二次侧单向调压模型的改进 | 第23-29页 |
| 3.2.1 单向调压绕组的调压状态 | 第23-24页 |
| 3.2.2 变压器二次侧单向调压的数学模型 | 第24-27页 |
| 3.2.3 变压器单向调压模型开关控制逻辑 | 第27-29页 |
| 3.3 变压器二次侧双向调压模型的改进 | 第29-34页 |
| 3.3.1 双向调压绕组的组合状态 | 第29-30页 |
| 3.3.2 变压器二次侧双向调压的数学模型 | 第30-33页 |
| 3.3.3 变压器双向调压模型的开关控制逻辑 | 第33-34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变压器有载调压过渡过程分析及其控制策略 | 第35-41页 |
| 4.1 变压器单相过渡过程分析 | 第35-36页 |
| 4.2 变压器二次侧有载调压动态控制方法 | 第36-40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变压器改进型二次侧调压模型的数字仿真实验 | 第41-60页 |
| 5.1 数字仿真建模 | 第41-43页 |
| 5.2 仿真内容与方法及结果分析 | 第43-59页 |
| 5.2.1 变压器单向调压仿真 | 第43-45页 |
| 5.2.2 变压器双向调压仿真 | 第45-46页 |
| 5.2.3 晶闸管工作状态仿真 | 第46-48页 |
| 5.2.4 调压绕组环流仿真 | 第48-53页 |
| 5.2.5 动态有载调压系统仿真 | 第53-55页 |
| 5.2.6 有载调压装置故障仿真 | 第55-59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 6.1 论文结论 | 第60页 |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