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轨道移频信号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3.2 论文的结构 | 第12-14页 |
2 轨道电路 | 第14-21页 |
2.1 轨道电路的构成 | 第14页 |
2.2 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2.3 轨道电路的作用 | 第15-16页 |
2.4 移频轨道电路 | 第16-17页 |
2.5 移频自动闭塞及其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2.6 轨道电路存在的干扰 | 第19-21页 |
3 轨道移频信号的原理与特点 | 第21-29页 |
3.1 移频信号的调制原理 | 第21-22页 |
3.2 轨道移频信号的数学分析 | 第22-27页 |
3.3 轨道移频信号的频谱特征 | 第27-29页 |
4 基于频谱分析的轨道移频信号检测算法 | 第29-44页 |
4.1 轨道移频信号的检测方法 | 第29-31页 |
4.2 基于频谱分析的移频轨道信号检测算法 | 第31-37页 |
4.2.1 离散傅里叶变换和频谱分析 | 第31-35页 |
4.2.2 ZPW-2000 型轨道移频信号的频谱分析 | 第35-37页 |
4.3 频谱分析在移频信号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4.3.1 频率混叠 | 第37-38页 |
4.3.2 频率分辨率与实时性 | 第38-39页 |
4.4 频谱校正与频谱分析的精度提高 | 第39-44页 |
4.4.1 欠采样技术 | 第39-40页 |
4.4.2 比值校正法 | 第40-42页 |
4.4.3 能量重心法 | 第42-44页 |
5 轨道移频信号智能单元的设计 | 第44-61页 |
5.1 轨道移频信号智能单元的总体设计 | 第44页 |
5.2 轨道移频信号智能单元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44-51页 |
5.2.1 系统的处理芯片 | 第44-46页 |
5.2.2 时钟电路 | 第46页 |
5.2.3 电源电路设计 | 第46-47页 |
5.2.4 JTAG 仿真接口 | 第47-48页 |
5.2.5 存储外扩 | 第48页 |
5.2.6 信号调理电路 | 第48-49页 |
5.2.7 CAN 通信单元 | 第49-50页 |
5.2.8 SPI 的实现 | 第50-51页 |
5.3 轨道移频信号智能单元的软件设计 | 第51-57页 |
5.3.1 TMS320F28335 的浮点运算单元 | 第51-52页 |
5.3.2 TMS320F28335 实现快速傅里叶变换 | 第52-53页 |
5.3.3 cmd 文件 | 第53-56页 |
5.3.4 系统的总体软件流程 | 第56页 |
5.3.5 检测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5.4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电码化模块闭环发码的设计 | 第57-61页 |
5.4.1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电码化模块 | 第57-59页 |
5.4.2 电码化模块闭环发码控制的设计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