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论文--草坪与地被植物论文

观赏草在济南地区园林景观中应用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综述第10-20页
   ·观赏草的概念和分类第10-12页
     ·观赏草的概念第10页
     ·观赏草的分类第10-12页
   ·观赏草的特性第12-15页
     ·观赏草的观赏特性第12-13页
     ·生态适应性第13-15页
   ·国内外观赏草研究概况第15-17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5-16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6-17页
   ·研究的依据和意义第17页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研究的内容第18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8-20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观赏草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第20-26页
   ·观赏草基本生物学特性第20页
   ·观赏草的物候期观测第20页
   ·试验地的自然条件第20-21页
   ·试验方法第21-22页
   ·观测结果与分析第22-25页
     ·越冬、越夏情况第22页
     ·生长状态第22-23页
     ·绿色期第23页
     ·生长量第23-25页
   ·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观赏草的观赏性状评价第26-33页
   ·试验材料第26页
   ·试验方法第26-28页
     ·观赏草性状评价指标准第26-27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27-28页
   ·观赏性状评价结果与分析第28-31页
     ·观赏性状评价及数据处理第28-29页
     ·关联系数及关联度的计算第29-31页
   ·小结第31-33页
第4章 观赏草综合评价分析第33-38页
   ·观赏草综合评价第33-35页
     ·观赏草综合评价的依据第33页
     ·观赏草综合评价及分级第33-35页
   ·针对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第35-37页
     ·Ⅰ级观赏草第35-36页
     ·Ⅱ级观赏草第36页
     ·Ⅲ级观赏草第36-37页
     ·Ⅳ级观赏草第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5章 观赏草的景观应用研究第38-50页
   ·观赏草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第38-39页
     ·观赏草营造季相景观第38-39页
     ·观赏草形成空问变化第39页
     ·观赏草组成景观节点第39页
     ·观赏草营造意境第39页
   ·观赏草在园林中的应用配置原则第39-40页
     ·功能适用性原则第39页
     ·生态性原则第39-40页
     ·景观性原则第40页
     ·地域文化性原则第40页
   ·观赏草的配置形式第40-42页
     ·孤植第40页
     ·群植第40-41页
     ·丛植第41页
     ·带植第41页
     ·地被式栽植第41页
     ·花境式栽植第41-42页
     ·容器式栽植第42页
   ·观赏草与不同类型的园林植物的配置第42-44页
     ·观赏草与乔木的配置第42-43页
     ·观赏草与灌木的配置第43页
     ·观赏草与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的配置第43-44页
   ·观赏草作用于其它园林要素及园林景观环境的营建第44-48页
     ·观赏草用于滨水第44-45页
     ·观赏草用于草坪第45页
     ·观赏草用于坡地第45页
     ·观赏草用于假山、置石第45-46页
     ·观赏草用于园林建筑、小品第46页
     ·观赏草用于道路第46-47页
     ·观赏草用于城市广场第47页
     ·观赏草用于专类花园第47-48页
   ·小结第48-50页
结论与创新第50-53页
后续研究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件1第57-68页
附件2第68-80页
附件3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个人简介第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被动式日光温室热湿环境模拟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冷却干燥通风过程中粮堆内热湿耦合传递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