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油田K块剩余油分布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11页 |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0.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9页 |
0.3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0.4 研究成果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1-14页 |
1.1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1页 |
1.2 沉积特征 | 第11-12页 |
1.3 储层特征 | 第12-13页 |
1.4 流体特征 | 第13页 |
1.5 油藏综合评价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综合地质分析法研究剩余油 | 第14-37页 |
2.1 时间单元划分与对比 | 第14-17页 |
2.2 单砂体相划分 | 第17-22页 |
2.3 平面微相、砂体图的补充完善 | 第22-24页 |
2.4 储层参数解释 | 第24-31页 |
2.5 泉四顶面微构造 | 第31页 |
2.6 有效厚度与微相结合划分死油区 | 第31-32页 |
2.7 流动单元 | 第32-37页 |
第三章 动态分析法研究剩余油 | 第37-48页 |
3.1 开发动态变化 | 第37-40页 |
3.2 含水分布状况 | 第40-41页 |
3.3 见水时间 | 第41页 |
3.4 累产累注情况 | 第41页 |
3.5 井组示踪剂监测分析 | 第41-43页 |
3.6 地层压力变化情况 | 第43-44页 |
3.7 注水井井口注入压力变化情况 | 第44-45页 |
3.8 吸水剖面变化情况 | 第45-47页 |
3.9 产出剖面变化情况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大安K块区块精细地质建模 | 第48-60页 |
4.1 精细地质建模 | 第48-53页 |
4.2 变差函数分析 | 第53-54页 |
4.3 属性模型建立 | 第54-60页 |
第五章 大安DK1块区块数值模拟研究 | 第60-69页 |
5.1 数值模拟区简况 | 第60-61页 |
5.2 DK1区块地质建模及储量计算 | 第61页 |
5.3 精细数值模拟研究前期准备 | 第61-63页 |
5.4 区块历史拟合 | 第63-67页 |
5.5 数值模拟研究取得的认识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详细摘要 | 第73-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