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金属氢化物/镍(MH/Ni)电池原理 | 第13-15页 |
1.3 MH/Ni电池负极材料的分类 | 第15-17页 |
1.3.1 MH/Ni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要求 | 第15页 |
1.3.2 贮氢合金分类 | 第15-17页 |
1.4 AB_5型贮氢合金的发展现状 | 第17-22页 |
1.4.1 元素取代对AB_5型贮氢合金的影响 | 第18-21页 |
1.4.2 无钴AB_5型贮氢合金的发展状况 | 第21-22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第22-24页 |
2 贮氢合金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4-28页 |
2.1 合金的制备 | 第24页 |
2.1.1 实验设备和材料 | 第24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2.2 合金的相结构分析 | 第24页 |
2.3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4-26页 |
2.3.1 实验设备和材料 | 第24-25页 |
2.3.2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2.4 合金的动力学性能测试 | 第26-28页 |
3 La_(0.75)Ce_(0.25)Ni_(3.85-x)Mn_(0.35)Al_(0.15)Cu_(0.65)(W_(0.42)Fe_(0.58_)_x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 第28-38页 |
3.1 晶体结构 | 第28-30页 |
3.2 活化性能和最大放电容量 | 第30-31页 |
3.3 高倍率放电及动力学 | 第31-34页 |
3.4 循环稳定性 | 第34-35页 |
3.5 本节小结 | 第35-38页 |
4 La_(0.7)Ce_(0.3)Ni_(4.2)Mn_(0.9-x)Cu_(0.3)(Mo_(0.46)Fe_(0.54))_x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 第38-48页 |
4.1 晶体结构 | 第38-40页 |
4.2 最大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第40-43页 |
4.3 高倍率放电性能和动力学性能 | 第43-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5 La_(0.75)Ce_(0.25)Ni_(3.85-x)Mn_(0.35)Al_(0.15)Cu_(0.65)(Mo_(0.46)Fe_(0.54))_x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 第48-58页 |
5.1 晶体结构 | 第48-50页 |
5.2 最大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第50-53页 |
5.3 高倍率放电性能和动力学性能 | 第53-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6.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