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英文缩略词 | 第9-12页 |
| 1 前言 | 第12-13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2.1 一般临床资料 | 第13页 |
| 2.2 分组及相关标准 | 第13-14页 |
| 2.3 基因检测 | 第14页 |
| 2.4 神经电生理检查 | 第14-15页 |
| 2.5 神经影像学检查 | 第15页 |
| 3 结果 | 第15-24页 |
| 3.1 热性惊厥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 | 第15-16页 |
| 3.2 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表现 | 第16-17页 |
| 3.3 热性惊厥患儿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 第17-19页 |
| 3.4 热性惊厥患儿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分析 | 第19-20页 |
| 3.5 热性惊厥患儿的神经影像学检测结果分析 | 第20页 |
| 3.6 典型基因突变特点与临床表型对比分析 | 第20-24页 |
| 3.6.1 SCN1A阳性患儿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对比分析 | 第20-21页 |
| 3.6.2 SCN9A阳性患儿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对比分析 | 第21-22页 |
| 3.6.3 PCDH19阳性患儿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对比分析 | 第22页 |
| 3.6.4 PRRT2阳性患儿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对比分析 | 第22-23页 |
| 3.6.5 GPR98阳性患儿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对比分析 | 第23-24页 |
| 3.6.6 KCNQ2阳性患儿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对比分析 | 第24页 |
| 4 讨论 | 第24-28页 |
| 5 结论 | 第28-29页 |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综述 | 第32-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个人简历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