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1页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2章 信用评级与信用评级机构第13-20页
    2.1 信用评级的界定第13-16页
        2.1.1 信用评级的定义第13-15页
        2.1.2 信用评级的特点第15-16页
    2.2 信用评级机构的界定第16-18页
        2.2.1 信用评级机构的概念和特征第16-17页
        2.2.2 信用评级机构的作用第17-18页
    2.3 信用评级机构运作的经济学原理第18-20页
        2.3.1 信息非对称性理论第18-19页
        2.3.2 交易成本论第19页
        2.3.3 博弈论第19-20页
第3章 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监管第20-27页
    3.1 信用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类型和原因第20-21页
        3.1.1 冲突类型第20页
        3.1.2 利益冲突的原因第20-21页
    3.2 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监管第21-25页
        3.2.1 利益冲突监管的立法第21-23页
        3.2.2 利益冲突监管的具体规则第23-24页
        3.2.3 减少利益冲突的改革思路第24-25页
    3.3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监管的现状、问题和建议第25-27页
        3.3.1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监管的现状和问题第25页
        3.3.2 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监管的建议第25-27页
第4章 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监管第27-33页
    4.1 信息披露制度概述第27-28页
        4.1.1 信息披露的概念及特征第27页
        4.1.2 信息披露的作用第27-28页
    4.2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第28-29页
        4.2.1 信息披露的内容第29页
        4.2.2 信息披露的方式和时间第29页
    4.3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建议第29-33页
        4.3.1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监管的现状和问题第29-30页
        4.3.2 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监管的建议第30-33页
第5章 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第33-38页
    5.1 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的追责原因第33页
        5.1.1 评级报告朝令夕改第33页
        5.1.2 利益冲突引起的不公正现象第33页
    5.2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制度第33-35页
        5.2.1 次贷危机前的法律责任制度第34页
        5.2.2 次贷危机后法律责任制度的新发展第34-35页
    5.3 我国信用评级法律责任制度第35-38页
        5.3.1 法律责任制度的现状第35-36页
        5.3.2 完善法律责任制度的建议第36-38页
结论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限责任合伙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建国后鄱阳湖区渔业与草洲纠纷研究--以都昌县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