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1-13页 |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3-15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 1.1 入选标准 | 第13页 |
| 1.2 排除标准 | 第13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2.1 基本资料的收集 | 第13页 |
| 2.2 原醛的筛查及免疫指标的测定 | 第13-14页 |
| 2.3 原醛诊断 | 第14页 |
| 2.3.1 诊断试验 | 第14页 |
| 2.3.2 诊断标准 | 第14页 |
| 2.4 原醛的分型和定位诊断 | 第14-15页 |
| 2.5 分组 | 第15页 |
| 3. 统计学方法 | 第15页 |
| 结果 | 第15-19页 |
| 1. PA组与EH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 第15-16页 |
| 2. PA 组与 EH 组卧位/立位 PAC、PRA、ARR 水平的比较 | 第16-17页 |
| 3. PA组与EH组卧位/立位ARR的比较 | 第17-18页 |
| 4. 立位ARR与立位PAC、PRA的ROC曲线的比较 | 第18-19页 |
| 5. 不同立位ARR切点时PA诊断效力的比较 | 第19页 |
| 讨论 | 第19-23页 |
| 结论 | 第23-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28页 |
| 综述 | 第2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