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柯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柯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主旨和方法论特点 | 第13-18页 |
1.1 柯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目的 | 第13-15页 |
1.1.1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3-14页 |
1.1.2 柯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原因和目的 | 第14-15页 |
1.2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特点 | 第15-18页 |
1.2.1 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 | 第15-16页 |
1.2.2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柯亨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明晰 | 第18-24页 |
2.1 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的解释 | 第18-22页 |
2.1.1 对生产力概念的解释 | 第18-19页 |
2.1.2 对生产关系的解释 | 第19-20页 |
2.1.3 对经济结构的解释 | 第20-22页 |
2.2 社会的物质性和社会性的区分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柯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的澄清 | 第24-31页 |
3.1 “发展命题”和“首要性命题” | 第24-27页 |
3.1.1 “发展命题”和“首要性命题”的含义 | 第24-25页 |
3.1.2 对两个命题的辩护 | 第25-27页 |
3.2 “合法性问题”的解释 | 第27-31页 |
第四章 以功能解释为唯物史观辩护 | 第31-37页 |
4.1 “功能解释”的理解 | 第31-34页 |
4.1.1 解释的含义及几种主要的解释模式 | 第31-32页 |
4.1.2 功能解释的含义 | 第32-34页 |
4.2 “功能解释”与唯物史观 | 第34-37页 |
4.2.1 埃尔斯特对功能解释的批判 | 第34-35页 |
4.2.2 柯亨对功能解释的辩护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对柯亨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理论的评价 | 第37-41页 |
5.1 柯亨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的积极意义 | 第37-39页 |
5.1.1 分析方法的清晰与严谨 | 第37-38页 |
5.1.2 注重对词句的意义进行分析 | 第38页 |
5.1.3 对形而上学的积极方面进行肯定 | 第38-39页 |
5.2 柯亨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误读及其方法论缺陷 | 第39-41页 |
5.2.1 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概念的误读 | 第39页 |
5.2.2 柯亨分析方法的缺陷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详细摘要 | 第4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