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2-14页 |
一、本文创新点 | 第12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概述 | 第14-19页 |
第一节 小额信贷的概念界定和主要类型 | 第14-15页 |
一、小额信贷的概念界定 | 第14页 |
二、小额信贷的主要类型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 第15-16页 |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特点 | 第16页 |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特殊性 | 第16-19页 |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农户小额信贷更具优势 | 第16-17页 |
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是农户生产性贷款的重要来源 | 第17页 |
三、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是缓解农民贫困的有效手段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六安市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19-25页 |
第一节 六安市农村信用社发展概况 | 第19-20页 |
一、六安市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 | 第19页 |
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在六安地区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六安市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运行模式 | 第20-22页 |
一、六安市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模式类型 | 第20-21页 |
二、六安市农村信用社现行小额信贷运行模式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六安市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效率分析 | 第22-25页 |
第四章 六安市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1页 |
第一节 六安市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一、风险防范机制的缺失 | 第25页 |
二、六安市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运作机制不完善 | 第25-26页 |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缺失 | 第26页 |
四、农村信用社对小额信贷的认识存在偏差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六安市农村信用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一、农村信用社历史遗留问题过多 | 第27-28页 |
二、农户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普遍较差 | 第28-29页 |
三、农户小额信贷贷款流程问题 | 第29页 |
四、客户经理素质较低 | 第29-31页 |
第五章 六安市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第31-36页 |
第一节 规范农户小额信贷管理 | 第31-32页 |
一、建设农村信用社合规文化 | 第31页 |
二、强化贷后资金回收管理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加强农村信用社与担保公司的合作 | 第32-33页 |
一、严格保证金账户管理 | 第32页 |
二、理顺银保关系,促进双方良性互动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第33-34页 |
一、建立严格的责任认定追究制度 | 第33页 |
二、切实建立农户信用评价机制 | 第33页 |
三、政府要建立监督机制和惩戒机制 | 第33-34页 |
第四节 转变观念提高信贷人员素质 | 第34-36页 |
一、农村信用社要转变观念,拓宽资金来源 | 第34页 |
二、农村信用社要提高信贷人员素质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