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柱论文

新型装配整体式柱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引言第9页
    1.2 装配式结构综述第9-11页
    1.3 国内外装配式结构的发展与应用第11-12页
        1.3.1 国外装配式结构的发展与应用第11-12页
        1.3.2 国内装配式结构的发展与应用第12页
    1.4 国内外装配式结构节点连接方式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装配整体式柱的拟静力试验第17-31页
    2.1 试验目的第17页
    2.2 试验设计第17-19页
    2.3 材料性质第19-20页
    2.4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第20页
    2.5 试验结果第20-29页
        2.5.1 滞回曲线第20-22页
        2.5.2 高强螺旋箍筋对高轴压比下装配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第22-24页
        2.5.3 骨架曲线第24-26页
        2.5.4 刚度退化第26-27页
        2.5.5 耗能能力第27-28页
        2.5.6 延性第28-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1页
3 装配整体式柱的受力性能分析第31-45页
    3.1 钢筋应变分析第31-38页
        3.1.1 纵筋应变片的布置第31页
        3.1.2 轴压比为 0.6 与轴压比为 0.2 的装配柱纵筋应变分析第31-33页
        3.1.3 轴压比为 0.6 的装配柱钢板箍应变分析第33-35页
        3.1.4 轴压比为 0.2 的装配柱钢板箍应变分析第35-36页
        3.1.5 轴压比为 0.6 与轴压比为 0.2 的装配柱箍筋应变分析第36-38页
    3.2 装配柱连接节点的承载力计算第38-43页
        3.2.1 装配柱节点受弯承载力计算第38-39页
        3.2.2 装配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第39-42页
        3.2.3 节点接触面处强度验算第42-43页
    3.3 本章小结第43-45页
4. 装配整体式柱的有限元模拟第45-59页
    4.1 ABAQUS 简介第45-46页
    4.2 装配柱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6-56页
        4.2.1 模型的简化第46-48页
        4.2.2 材料的本构关系第48-51页
        4.2.3 定义接触及边界条件第51-52页
        4.2.4 单元类型的选取第52页
        4.2.5 模型结果第52-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9页
5 装配整体式柱的恢复力模型第59-71页
    5.1 钢筋混凝土构件恢复力模型的研究现状第59-61页
    5.2 骨架曲线模型的建立第61-70页
        5.2.1 屈服荷载 Py和屈服位移 y计算值的确定第62-64页
        5.2.2 峰值荷载 Pmax和峰值荷载点对应位移Δp计算值的确定第64-66页
        5.2.3 退化刚度 Kd的确定第66-68页
        5.2.4 骨架曲线理论值与试验值的对比第68页
        5.2.5 加卸载规则第68-70页
    5.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页
    6.2 建议与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供热一次热网经济性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居民意愿的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