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2-14页 |
引言 | 第14-21页 |
1 背景回顾 | 第14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2.1 美沙拉嗪 | 第14页 |
2.2 免疫抑制剂 | 第14-15页 |
2.3 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 | 第15页 |
2.4 抗粘附分子 | 第15页 |
2.5 基于 miRNA 的治疗 | 第15-16页 |
2.6 中医药治疗 | 第16页 |
2.7 饮食疗法 | 第16-17页 |
2.8 益生菌 | 第17页 |
3 课题相关内容介绍 | 第17-21页 |
3.1 动物模型 | 第17-19页 |
3.2 青藤碱、柳氮磺吡啶 | 第19页 |
3.3 MAPK、ERK5、JNK、NF-κB 信号通路 | 第19-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21页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1页 |
1.3 定量 PCR 探针 | 第21-2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2-27页 |
2.1 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 | 第22页 |
2.2 小鼠一般情况观察 | 第22-23页 |
2.3 结肠炎症的评价 | 第23-24页 |
2.3.1 小鼠结肠大体形态观察 | 第23页 |
2.3.2 小鼠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 | 第23-24页 |
2.4 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炎症因子 MKK5、ERK5、MKK7、JNK、NF-κB 在结肠粘膜的 mRNA 表达量 | 第24-27页 |
2.4.1 TaqMan 实时荧光 PCR 原理 | 第24页 |
2.4.2 PCR 取材 | 第24-25页 |
2.4.3 PCR 试验前的准备 | 第25页 |
2.4.4 组织总 RNA 的抽提 | 第25-26页 |
2.4.5 逆转录 cDNA | 第26页 |
2.4.6 FQ-PCR 反应 | 第26-27页 |
3 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结果 | 第28-31页 |
1 小鼠一般情况评价 | 第28页 |
2 结肠炎症的评价 | 第28-30页 |
2.1 结肠大体形态损伤 | 第28页 |
2.2 结肠组织学损伤 | 第28-30页 |
3 结肠组织 MKK5、ERK5、MKK7、JNK、NF-κB 的 mRNA 表达量比较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