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第9-10页 |
1.2.1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9页 |
1.2.2 变频调速技术的现状 | 第9-10页 |
1.3 交流变频调速控制方式 | 第10-12页 |
1.3.1 恒压频比控制 | 第11页 |
1.3.2 矢量控制 | 第11-12页 |
1.3.3 直接转矩控制 | 第12页 |
1.4 变频调速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理论分析 | 第15-28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变频调速的原理分析 | 第15-19页 |
2.3 矢量控制原理分析 | 第19-24页 |
2.3.1 矢量控制系统的基本思想 | 第19-22页 |
2.3.2 坐标变换 | 第22-24页 |
2.4 感应电机转子磁场定向的控制系统 | 第24-25页 |
2.5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第25-27页 |
2.5.1 PWM技术的种类 | 第26页 |
2.5.2 SVPWM原理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基于恒压频比控制的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28-36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恒压频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28-29页 |
3.3 仿真模块的搭建 | 第29-32页 |
3.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ADRC的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36-53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自抗扰控制理论的结构与原理 | 第36-42页 |
4.2.1 概述 | 第36-37页 |
4.2.2 自抗扰控制的结构 | 第37-40页 |
4.2.3 ADRC的基本原理 | 第40-42页 |
4.3 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第42-51页 |
4.3.1 仿真系统的模块介绍 | 第42-46页 |
4.3.2 调试仿真 | 第46-51页 |
4.4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53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