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罪与赎--奥康纳小说的宗教意蕴探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1页
引论第11-22页
    一、奥康纳生平及作品概述第11-12页
    二、研究综述第12-18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8页
    三、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价值第18-19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8-19页
        (二) 研究价值第19页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第19-20页
    五、论文主要思路及术语阐释第20-22页
第一章 信仰失落下形形色色的罪第22-32页
    第一节 传统价值体系下对邻人之爱的扭曲第22-27页
        一、家庭关系解体下的利己之罪第23-25页
        二、社会关系变革中的骄傲之罪第25-27页
    第二节 精神荒漠中对上帝之爱的亵渎第27-31页
        一、理性泛滥下的不信之罪第28-29页
        二、利益驱使下的伪善之罪第29-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二章 暴力受洗与死亡重生下的赎第32-43页
    第一节 暴力受洗第32-38页
        一、暴力下的恩典第32-36页
        二、暴力背后的希望第36-38页
    第二节 死亡重生第38-42页
        一、肉体的死与灵性的生第38-40页
        二、死亡的双重价值第40-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罪与赎之渊源性探讨第43-53页
    第一节 奥康纳的宗教视野第43-47页
        一、奥康纳对新教的态度第43-45页
        二、奥康纳的暴力之爱与死亡感悟第45-47页
    第二节 社会原因第47-52页
        一、战后美国的普遍精神危机第48-49页
        二、转型时期南方传统价值的解体第49-52页
    小结第52-53页
结语第53-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伊藤左千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野菊之墓》等为中心
下一篇:T·S·艾略特《四个四重奏》意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