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与论证思路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对最高法院十二个公报案件的归纳与分析 | 第14-30页 |
一、最高法院公报案件的类型化处理 | 第14-24页 |
(一)文艺创作自由与名誉权纠纷 | 第14-19页 |
(二)学术评论自由与名誉权纠纷 | 第19-21页 |
(三)狭义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纠纷 | 第21-24页 |
二、对最高法院公报案件的分析 | 第24-30页 |
(一)判决只字未提“言论自由” | 第26页 |
(二)判决无视言论的目的因素 | 第26-28页 |
(三)缺乏基本权利与公权力冲突的案件类型 | 第28-30页 |
第二章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保护失衡的法外因素 | 第30-39页 |
一、争议双方没有相互抗衡之“势” | 第35-36页 |
二、法官没有形成公平、正义之“理” | 第36-39页 |
第三章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冲突的原因及平衡保护的必要性 | 第39-46页 |
一、权利冲突的根本原因 | 第39-42页 |
(一)权利的相互性导致权利冲突的存在 | 第39-40页 |
(二)权利的不同价值取向表现权利冲突 | 第40-41页 |
(三)权利主体不同利益诉求促使权利冲突激化 | 第41-42页 |
二、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平衡保护的必要性 | 第42-46页 |
(一)名誉权保护的必然要求 | 第42-43页 |
(二)言论自由保护的必然要求 | 第43页 |
(三)宪政民主实现的必然要求 | 第43-46页 |
第四章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平衡保护的司法建议 | 第46-53页 |
一、区分权利冲突类型,明确判决标准 | 第46-50页 |
(一)区分民事案件与宪法案件 | 第46-48页 |
(二)区分涉及私人利益的言论与涉及公共利益的言论 | 第48-50页 |
二、重视基本权利,运用合宪解释方法 | 第50-51页 |
三、完善判决种类,运用确认判决方式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