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 第10-30页 |
1.1 引言 | 第10-13页 |
1.2 3-取代吲哚衍生物合成进展 | 第13-29页 |
1.2.1 芦竹碱的合成 | 第14-16页 |
1.2.2 β-吲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 第16-17页 |
1.2.3 β-吲哚酮的合成 | 第17-20页 |
1.2.4 C-3亲核取代合成C-3取代吲哚 | 第20-23页 |
1.2.5 其他合成方法 | 第23-29页 |
1.3 本章小总 | 第29-30页 |
第二章 L-脯氨酸衍生物不对称催化反应进展 | 第30-42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脯氨酸及其衍生物 | 第30-31页 |
2.3 脯氨酸催化的不对称反应 | 第31-41页 |
2.3.1 脯氨酸催化的Aldol缩合反应 | 第32-35页 |
2.3.2 脯氨酸催化的Michael反应 | 第35-38页 |
2.3.3 脯氨酸催化的Diels-Alder反应 | 第38-39页 |
2.3.4 脯氨酸在构建手性天然产物的应用 | 第39-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HANTZSCH ESTER还原合成C-3取代吲哚 | 第42-56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3.2.1 溶剂的筛选 | 第43-44页 |
3.2.2 酸的筛选 | 第44-45页 |
3.2.3 底物的拓展 | 第45-47页 |
3.2.4 底物量的拓展 | 第47页 |
3.2.5 反应机理的探究 | 第47-48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3.3.1 主要仪器 | 第48页 |
3.3.2 主要试剂 | 第48-49页 |
3.3.3 3-吲哚甲基醇的合成 | 第49页 |
3.3.4 催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页 |
3.5 部分化合物的表征 | 第50-56页 |
第四章 脯氨酸催化的不对称反应 | 第56-61页 |
4.1 引言 | 第56-57页 |
4.2 L-脯氨硅醇醚催化不对称反应研究 | 第57-58页 |
4.2.1 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7-58页 |
4.2.2 反应底物的优化 | 第58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4.3.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8-59页 |
4.3.2 底物的制备 | 第59-60页 |
4.3.3 催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第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附图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