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数字校园景观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第12页
    1.4 有关概念阐述第12-13页
        1.4.1 景观第12页
        1.4.2 校园景观第12-13页
        1.4.3 数字景观第13页
    1.5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1.6 国内研究综述第14页
    1.7 研究对象与范围第14页
    1.8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8.1 文献分析第14页
        1.8.2 实地调研第14-15页
        1.8.3 案例分析第15页
        1.8.4 归纳总结第15页
        1.8.5 探索理论第15页
    1.9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校园景观第16-23页
    2.1 校园景观第16页
    2.2 目前我国校园景观的现状第16-17页
    2.3 当代校园的景观特点第17页
    2.4 影响校园景观的因素第17-19页
        2.4.1 自然环境因素第18页
        2.4.2 人文文化因素第18-19页
        2.4.3 社会背景因素第19页
    2.5 校园的功能划分第19-20页
        2.5.1 校前区第20页
        2.5.2 生活区第20页
        2.5.3 运动区第20页
        2.5.4 休闲区第20页
        2.5.5 教学实验基地第20页
    2.6 校园景观的设计原则第20-23页
        2.6.1 功能性原则第20-21页
        2.6.2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21页
        2.6.3 突出校园文化特色原则第21页
        2.6.4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21页
        2.6.5 生态性原则第21页
        2.6.6 最高效率原则第21页
        2.6.7 安全性原则第21-22页
        2.6.8 经济性原则第22页
        2.6.9 可持续发展性原则第22页
        2.6.10 多样化原则第22页
        2.6.11 整体性原则第22页
        2.6.12 形式美原则第22-23页
第三章 数字景观第23-26页
    3.1 数字景观的定义第23页
    3.2 新技术应用的推动第23-24页
    3.3 基于技术角度的数字景观的分类第24-25页
        3.3.1 信息采集的技术第24页
        3.3.2 景观评价技术第24页
        3.3.3 模拟成像技术第24-25页
    3.4 数字景观的发展趋势第25页
    3.5 风景园林设计人员的思考第25-26页
        3.5.1 加强学习,掌握新技术第25页
        3.5.2 协同创新,跨越技术鸿沟第25-26页
第四章 数字校园景观的探求第26-41页
    4.1 数字校园景观的建设意义第26-27页
        4.1.1 数字景观校园试点实践意义第26页
        4.1.2 大学校园科教意义第26-27页
        4.1.3 大学校园的科研意义第27页
    4.2 数字技术校园景观的影响第27-28页
        4.2.1 数字技术对校园景观设计方法的影响第27页
        4.2.2 数字技术对校园景观评价方法的影响第27页
        4.2.3 数字技术对校园景观交互性的影响第27-28页
        4.2.4 数字技术对校园景观管理上的影响第28页
    4.3 数字技术在校园景观设计的应用第28-31页
        4.3.1 WEBGIS、RS在景观设计的作用第28-29页
        4.3.2 全球定位系统在景观设计的作用第29页
        4.3.3 无人机技术在景观设计作用第29-30页
        4.3.4 绘图软件在数字校园建设的作用第30-31页
    4.4 VR技术在校园景观评价中的应用第31页
    4.5 数字校园景观的交互性第31-37页
        4.5.1 Ar技术在校园景观的应用第31-34页
        4.5.2 AI技术在校园景观的应用第34-35页
        4.5.3 WiFi技术在校园景观的应用第35-36页
        4.5.4 NFC、蓝牙技术在校园景观的应用第36页
        4.5.5 3D虚拟校园的建设第36-37页
    4.6 数字技术在校园景观管理应用第37-41页
        4.6.1 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景观设施的控制第37-39页
        4.6.2 基于传感器的景观信息收集与管理第39-40页
        4.6.3 互联网在数字校园景观的应用第40-41页
第五章 西宁市城市职业技术学校生态数字校园景观提升设计第41-58页
    5.1 西宁市概况第41页
    5.2 项目概况第41-43页
    5.3 数字校园建设第43-44页
    5.4 设计理念第44-45页
    5.5 设计原则第45页
        5.5.1 功能性原则第45页
        5.5.2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45页
        5.5.3 突出校园文化特色原则第45页
        5.5.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45页
    5.6 规划布局第45-55页
        5.6.1 办公楼两侧绿地第45-48页
        5.6.2 办公楼内庭院第48-51页
        5.6.3 文化展览园第51-52页
        5.6.4 缤纷五园第52-55页
    5.7 植物设计第55-58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介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相变材料回填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烟囱效应的地下空间竖井通风系统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