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31页 |
1.1 聚合物微球概述 | 第10-24页 |
1.1.1 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技术 | 第10-16页 |
1.1.2 单孔中空微球的制备技术 | 第16-21页 |
1.1.3 多壳层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技术 | 第21-24页 |
1.1.4 多壳层聚合物微球的应用 | 第24页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24-30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组成 | 第25-27页 |
1.2.2 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 | 第27-30页 |
1.3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2 聚苯乙烯微球(PSt)和单孔中空微球(SHHMs)的制备研究 | 第31-40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1-32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2.3.1 分散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微球(PSt) | 第33页 |
2.3.2 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孔中空微球(SHHMs) | 第33-34页 |
2.4 测试与表征 | 第34-35页 |
2.4.1 红外光谱(FT-IR) | 第34页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4页 |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4页 |
2.4.4 热重分析 | 第34-35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2.5.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2.5.2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6-37页 |
2.5.3 透射电镜分析 | 第37-38页 |
2.5.4 热重分析 | 第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3 聚合物/二氧化硅核壳中空微球(SHHM@SiO2)和二氧化硅双中空微球(DSHMs)的制备研究 | 第40-51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0-41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3.3.1 溶胶-凝胶法制备聚合物-二氧化硅核壳中空微球(SHHM@SiO2) | 第41-42页 |
3.3.2 一步模板法制备二氧化硅双中空微球(DSHMs) | 第42页 |
3.4 测试与表征 | 第42-43页 |
3.4.1 红外光谱(FT-IR) | 第42页 |
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42页 |
3.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42-43页 |
3.4.4 热重分析 | 第43页 |
3.4.5 氮吸附-脱附分析 | 第43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3.5.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3-44页 |
3.5.2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4-45页 |
3.5.3 透射电镜分析 | 第45-46页 |
3.5.4 热重分析 | 第46-47页 |
3.5.5 制备DSHMs的机理分析 | 第47-48页 |
3.5.6 氮吸附和比表面积分析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有机-无机凝胶复合电解质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1-58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51-52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4.3.1 有机-无机凝胶复合电解质的制备 | 第52-53页 |
4.3.2 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制备及锂离子电池组装、测试 | 第53页 |
4.4 电化学表征方法 | 第53-54页 |
4.4.1 电导率测试 | 第53-54页 |
4.4.2 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54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54-57页 |
4.5.1 电池的容量和效率 | 第54-55页 |
4.5.2 电池的循环性能 | 第55-56页 |
4.5.3 离子电导率 | 第56-57页 |
4.6 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