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0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2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配合物催化体系 | 第12-20页 |
1.2.1 碱金属催化剂催化体系 | 第13-17页 |
1.2.2 碱土金属催化剂催化体系 | 第17-20页 |
1.3 第四副族金属催化剂催化体系 | 第20-26页 |
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实验准备 | 第30-48页 |
2.1 常规方法 | 第30-31页 |
2.1.1 常规试剂 | 第30-31页 |
2.1.2 氘代试剂的干燥 | 第31页 |
2.2 表征与测试仪器 | 第31-32页 |
2.2.1 C、H、N 元素分析 | 第31页 |
2.2.2 NMR | 第31-32页 |
2.2.3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柱测试选择性 ee 值 | 第32页 |
2.2.4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32页 |
2.2.5 旋光度的测定 | 第32页 |
2.3 催化剂前体的制备 | 第32-34页 |
2.3.1 ZrCl_4(THF)_2的制备 | 第32-33页 |
2.3.2 [Mg(CH_2Ph)_2(THF)_2]的制备 | 第33页 |
2.3.3 TMSCH_2Li 的制备 | 第33-34页 |
2.4 催化分子内氢胺化反应底物的制备 | 第34-41页 |
2.5 本章核磁表征 | 第4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第三章 手性三齿胺亚胺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催化分子内不对称氢胺化反应的研究 | 第48-85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手性三齿胺亚胺配体的合成 | 第49-58页 |
3.2.1 合成配体原料的制备 | 第49-52页 |
3.2.2 配体的制备 | 第52-57页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57-58页 |
3.3 手性三齿胺亚胺配体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58-62页 |
3.3.0 金属 Zr 的配合物的合成 | 第58-59页 |
3.3.1 金属 Mg 的配合物的合成 | 第59-60页 |
3.3.2 结果讨论 | 第60-62页 |
3.4 晶体结构解析 | 第62-64页 |
3.5 关于应用催化剂催化分子内不对称氢胺化反应的研究 | 第64-71页 |
3.5.1 催化反应一般通式 | 第64页 |
3.5.2 实验步骤 | 第64-66页 |
3.5.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3.7 本章核磁表征 | 第72-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2页 |
3.9 化合物晶体结构相关数据 | 第82-8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