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储氢方法概述 | 第11-17页 |
·高压气态存储 | 第11-12页 |
·低温液态存储 | 第12页 |
·物理吸附 | 第12-14页 |
·金属氢化物 | 第14-16页 |
·络合氢化物 | 第16-17页 |
·络合氢化物储氢材料NaAlH_4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NaAlH_4体系的热力学性能 | 第18-20页 |
·NaAlH_4体系的动力学性能 | 第20页 |
·掺杂催化剂的NaAlH_4体系的储氢行为 | 第20-22页 |
·催化剂的添加方法对NaAlH_4体系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20-21页 |
·催化剂的种类对NaAlH_4体系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21-22页 |
·孔性材料约束下的NaAlH_4体系的储氢行为 | 第22-29页 |
·孔性材料的研究概况 | 第22-24页 |
·孔性材料负载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本论文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实验技术和仪器分析 | 第30-34页 |
·材料的表征技术 | 第30-32页 |
·X射线衍射和小角散射 | 第30页 |
·氮气吸附/脱附实验 | 第30-31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31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1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1-32页 |
·材料的脱/加氢性能测试 | 第32-34页 |
·脱/加氢反应动力学测试 | 第32页 |
·热重-差示扫描热分析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有序介孔SiO_2负载NaAlH_4的研究 | 第34-48页 |
·实验步骤 | 第34-38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34-35页 |
·有序介孔SiO_2的制备 | 第35页 |
·有序介孔SiO_2的改性 | 第35-36页 |
·NaAlH_4/有序介孔氧化硅空间约束体系的建立 | 第36页 |
·有序介孔氧化硅的结构表征 | 第36-37页 |
·NaAlH_4/有序介孔氧化硅体系的表征和储氢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8-46页 |
·有序介孔氧化硅修饰前后的储氢行为 | 第38-39页 |
·NaAlH_4/有序介孔氧化硅体系的形貌及结构 | 第39-43页 |
·NaAlH_4/有序介孔氧化硅体系的热力学性能 | 第43-44页 |
·NaAlH_4/有序介孔氧化硅体系的动力学性能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有序介孔碳负载NaAlH_4的研究 | 第48-64页 |
·实验步骤 | 第49-51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49页 |
·有序介孔碳的制备过程 | 第49-50页 |
·NaAlH_4/有序介孔碳体系的建立 | 第50页 |
·NaAlH_4/有序介孔碳体系的表征和储氢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1-62页 |
·NaAlH_4/有序介孔碳体系的形貌及结构 | 第51-55页 |
·NaAlH_4/有序介孔碳体系的脱氢性能 | 第55-56页 |
·NaAlH_4/有序介孔碳体系的动力学性能 | 第56-58页 |
·NaAlH_4/有序介孔碳体系的脱/加氢循环稳定性 | 第58页 |
·有序介孔碳在NaAlH_4储氢体系中的作用 | 第58-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汇总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