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英文縮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 | 第13-14页 |
1.2.2 转基因动物的安全问题 | 第14-15页 |
1.3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3.1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的结合 | 第15-16页 |
1.3.2 影响体细胞核移植的因素 | 第16-19页 |
1.4 FABP4基因功能及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4.1 FABP4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 第19-20页 |
1.4.2 FABP4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FABP4转基因牛的阳性鉴定及生化指标检测 | 第22-33页 |
2.1 材料 | 第22-25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22-23页 |
2.1.2 样品采集 | 第23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2.1.4 试验所需试剂配制 | 第23-24页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2.2.1 组织、血液总RNA的提取 | 第25页 |
2.2.2 RT-PCR检测 | 第25-27页 |
2.2.3 血液生化分析 | 第27页 |
2.2.4 尿液生化分析 | 第27页 |
2.3 结果 | 第27-30页 |
2.3.1 个体阳性检测 | 第27-29页 |
2.3.2 转基因个体身体成分检测 | 第29-30页 |
2.4 讨论 | 第30-32页 |
2.4.1 影响细胞转染的因素 | 第30-31页 |
2.4.2 绿色荧光蛋白在转基因动物上的应用 | 第31页 |
2.4.3 转基因动物安全性的分析 | 第31-32页 |
2.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FABP4转基因牛外源基因拷贝数及整合位点的测定 | 第33-46页 |
3.1 材料 | 第33-34页 |
3.1.1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3.1.2 试验所需试剂的配制 | 第33页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3.2 方法 | 第34-38页 |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4页 |
3.2.2 Southern blot杂交 | 第34-36页 |
3.2.3 TAIL-PCR检测整合位点 | 第36-38页 |
3.3 结果 | 第38-43页 |
3.3.1 Southern blot的鉴定结果 | 第38-40页 |
3.3.2 整合位点检测结果 | 第40-43页 |
3.4 讨论 | 第43-45页 |
3.4.1 Southernblot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43页 |
3.4.2 外源基因拷贝数对转基因动物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3 TAIL-PCR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44页 |
3.4.4 整合位点对转基因动物的影响 | 第44-45页 |
3.5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转基因牛FABP4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 | 第46-55页 |
4.1 材料 | 第46-47页 |
4.1.1 试验动物及样品采集 | 第46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46页 |
4.1.3 试验所需试剂的配置 | 第46-47页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7页 |
4.2 方法 | 第47-49页 |
4.2.1 荧光定量PCR试验 | 第47-48页 |
4.2.2 Western blot检测 | 第48-49页 |
4.3 结果 | 第49-53页 |
4.3.1 转基因牛与野生型牛外源FABP4基因的表达水平 | 第49-51页 |
4.3.2 转基因牛外源FABP4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变化 | 第51页 |
4.3.3 转基因与野生型牛内源FABP4基因及整体FABP4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 第51-52页 |
4.3.4 转基因牛FABP4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 | 第52-53页 |
4.4 讨论 | 第53-54页 |
4.5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55-56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创新点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