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调坡路面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概述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国外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研究第9-12页
        1.2.2 国内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研究第12页
    1.3 调坡路段的特殊性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5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第14页
    1.6 拟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二章 江西省沥青路面车辙病害调研及成因分析第15-35页
    2.1 概述第15页
    2.2 路面现状调研第15-18页
    2.3 沥青路面层位永久变形力学分析第18-30页
        2.3.1 沥青路面力学分析模型选择及参数设定第18-30页
    2.4 车辙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第30-34页
        2.4.1 车辙主要类型第30-31页
        2.4.2 车辙病害主要成因第31-34页
        2.4.3 车辙病害影响分析第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高模量沥青胶结料试验研究第35-52页
    3.1 概述第35页
    3.2 高模量沥青胶结料选择与试验方案设计第35-37页
    3.3 高模量沥青胶结料的试验研究第37-48页
        3.3.1 针入度分级体系试验第37-40页
        3.3.2 粘度体系试验第40页
        3.3.3 SHRP 分级体系试验第40-45页
        3.3.4 沥青胶浆试验第45-48页
        3.3.5 胶结料试验结果汇总第48页
    3.4 高模量胶结料技术指标体系研究第48-50页
        3.4.1 我国沥青胶结料指标体系第48-49页
        3.4.2 国外沥青胶结料指标体系第49页
        3.4.3 高模量沥青胶结料技术指标体系第49-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高模量混合料设计方法及性能研究第52-63页
    4.1 概述第52页
    4.2 法国 EME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第52-56页
        4.2.1 级配范围的确定第52-53页
        4.2.2 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第53页
        4.2.3 性能验证的检测方法及标准第53-56页
    4.3 高模量混合料性能对比研究第56-61页
        4.3.1 级配设计及沥青用量确定第56-57页
        4.3.2 路用性能评价第57-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高模量剂产品性能比选研究第63-77页
    5.1 试验方案原则第63-64页
        5.1.1 评估试验配合比选择原则第63页
        5.1.2 添加剂掺量选择原则第63页
        5.1.3 混合料样品及试件制作原则第63页
        5.1.4 旋转压实角度调整第63-64页
    5.2 高模量剂对比研究选择方案第64-65页
    5.3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第65-67页
    5.4 不同高模量剂混合料性能对比研究第67-75页
        5.4.1 高温抗车辙试验第67-72页
        5.4.2 四点疲劳试验第72-74页
        5.4.4 综合分析掺量的确定第74-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六章 试验路铺筑及施工工艺研究第77-93页
    6.1 概述第77页
    6.2 配合比设计第77-78页
        6.2.1 高模量剂的选用第77页
        6.2.2 配合比设计结果第77-78页
    6.3 施工工艺介绍第78-82页
        6.3.1 机械配置第79页
        6.3.2 混合料拌和第79-80页
        6.3.3 混合料运输第80页
        6.3.4 摊铺与碾压第80-82页
    6.4 试验段相关试验与检测第82-86页
        6.4.1 混合料试验结果第82-83页
        6.4.2 现场检测试验结果第83-84页
        6.4.3 后期使用情况跟踪检测第84-86页
    6.5 基于试验路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第86-92页
        6.5.1 施工机械配置标准第86-87页
        6.5.2 施工工艺控制要点第87页
        6.5.3 质量控制标准第87-92页
    6.6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93-95页
    7.1 结论第93-94页
    7.2 研究建议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溶洞位置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及治理方案研究
下一篇:非洲地区黑棉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