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羊论文

肉羊常用饲料消化能、代谢能估测模型的建立与比较及其数据库的建立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5-28页
    1.1 肉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建立数据库的意义第15-16页
    1.2 肉羊饲料的能量评定第16-20页
        1.2.1 能量代谢评价体系第16-17页
        1.2.2 肉羊饲料能量评定指标及方法第17-20页
    1.3 肉羊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建立方法第20-26页
        1.3.1 饲料原料的分类第20-21页
        1.3.2 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第21-26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6-28页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6页
        1.4.2 研究内容第26-27页
        1.4.3 技术路线第27-28页
第2章 肉羊常用精饲料体外产气量与干物质体外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第28-4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8-30页
        2.1.1 试验材料第28页
        2.1.2 试验方法第28-29页
        2.1.3 计算公式第29-30页
        2.1.4 数据统计分析第3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0-37页
        2.2.1 4种蛋白质饲料及7种能量饲料的营养物质含量分析第30-31页
        2.2.2 4种蛋白质饲料和7种能量饲料的产气量和产气参数第31-34页
        2.2.3 4种蛋白质饲料和7种能量饲料的干物质降解率第34-35页
        2.2.4 常规营养成分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第35-36页
        2.2.5 产气量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第36-37页
    2.3 讨论第37-39页
        2.3.1 单一蛋白质饲料的体外发酵特性第37页
        2.3.2 单一能量饲料的体外发酵特性第37-38页
        2.3.3 精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第38页
        2.3.4 精饲料产气量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第38-39页
    2.4 结论第39-40页
第3章 体外法建立肉羊常用精饲料消化能、代谢能的估测模型第40-5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1-44页
        3.1.1 试验时间与地点第41页
        3.1.2 试验饲粮第41页
        3.1.3 试验方法第41-42页
        3.1.4 计算公式第42页
        3.1.5 数据统计分析第42-4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4-48页
        3.2.2 为建模型所测数据的整理第44-45页
        3.2.3 单一精饲料原料GP24h、IVDMD与IVOMD的相关性分析第45页
        3.2.4 单一精饲料原料GP24h、IVOMD与DE、ME的相关性分析第45-46页
        3.2.5 单一蛋白质、能量饲料有效能估测模型的建立第46-48页
    3.3 讨论第48-50页
        3.3.1 10种肉羊常用精饲料原料体外发酵参数及消化代谢情况的比较第48-49页
        3.3.2 肉羊常用单一精饲料原料体外发酵参数与其有效能的相关性分析第49-50页
        3.3.3 体外法建立肉羊饲料ME预测模型的优势第50页
    3.4 结论第50-52页
第4章 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建立第52-6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2-55页
        4.1.1 需分类、整理的饲料原料第52页
        4.1.2 用于比较、筛选的肉羊常用饲有效能估测模型第52-54页
        4.1.3 试验方法第54-55页
        4.1.4 数据统计分析第5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5-59页
        4.2.1 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中饲料的整理和分类第55-56页
        4.2.2 肉羊常用饲料消化能和代谢能最佳估测模型的确定第56-59页
    4.3 讨论第59-61页
        4.3.1 饲料能量预测模型的适用范围第59页
        4.3.2 我国肉羊饲料ME预测模型较国外预测模型的优越性第59-60页
        4.3.3 建立我国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必要性第60-61页
    4.4 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结论第62-64页
    5.1 总体结论第62-63页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63页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附表数据库的展示第72-92页
致谢第92-93页
作者简历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饲粮能氮释放同步性对塔里木马鹿瘤胃发酵及氮代谢的影响
下一篇:饲粮不同NDF水平对塔里木马鹿瘤胃内环境及原虫种群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