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液体磁性磨具的稳定性及制备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复合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 第14-15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5 创新点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液体磁性磨具 | 第18-36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液体磁性磨具的稳定性 | 第18-20页 |
2.3 液体磁性磨具的组成 | 第20-25页 |
2.3.1 基液的选择 | 第20-21页 |
2.3.2 磁性微粒的选择 | 第21-22页 |
2.3.3 磨料颗粒的选择 | 第22-23页 |
2.3.4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第23-24页 |
2.3.5 纳米级添加物 | 第24-25页 |
2.3.6 其他成分 | 第25页 |
2.4 液体磁性磨具的制备 | 第25-31页 |
2.4.1 粉体颗粒在液相中的分散过程 | 第25-26页 |
2.4.2 纯滚动搅拌实验 | 第26-29页 |
2.4.3 液体磁性磨具的配置工艺流程 | 第29-30页 |
2.4.4 制备仪器 | 第30-31页 |
2.5 液体磁性磨具的稳定性评价方法 | 第31-33页 |
2.5.1 自然沉降法 | 第31-33页 |
2.5.2 零场粘度 | 第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三章 PAA与六偏磷酸钠复合试验及分析 | 第36-50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第36-37页 |
3.3 极端顶点实验设计 | 第37-39页 |
3.3.1 试验设计 | 第37-38页 |
3.3.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38-39页 |
3.3.3 水基液体磁性磨具的制备工艺 | 第39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3.4.1 实验结果 | 第39页 |
3.4.2 沉降率分析 | 第39-42页 |
3.4.3 零场粘度分析 | 第42-43页 |
3.5 最佳配方的确定 | 第43-45页 |
3.6 复合表面活性剂对稳定性的影响对比实验 | 第45页 |
3.7 复合表面活性剂机理分析 | 第45-46页 |
3.8 复合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比例对分散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四章 六偏磷酸钠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表面活性剂水基液体磁性磨具配方研究 | 第50-60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表面活性剂选择 | 第50页 |
4.3 六偏磷酸钠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复配设计 | 第50-52页 |
4.3.1 试验设计 | 第50-51页 |
4.3.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51页 |
4.3.3 水基液体磁性磨具的制备工艺 | 第51-52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4.4.1 试验结果 | 第52页 |
4.4.2 沉降率分析 | 第52-54页 |
4.4.3 零场粘度分析 | 第54-56页 |
4.5 最优配方的确定 | 第56-57页 |
4.6 复合表面活性剂分散机理分析 | 第57-58页 |
4.7 复合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比例对分散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液体磁性磨具加工实验 | 第60-68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液体磁性磨具制备 | 第60-61页 |
5.3 液体磁性磨具样品加工实验 | 第61-65页 |
5.3.1 加工原理 | 第61-62页 |
5.3.2 实验装置 | 第62-64页 |
5.3.3 加工试件 | 第64-65页 |
5.4 实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5.5 加工后的液体磁性磨具稳定性分析 | 第66-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2页 |
6.1 总结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论文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