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凤翔“泥塑虎”领悟民间艺术的语言特征
| 内容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绪论 | 第5-8页 |
| 1.引出论题 | 第5-7页 |
|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 3.研究方法 | 第7-8页 |
| 1 凤翔“泥塑虎”的相关内容与民间艺术语言分析 | 第8-10页 |
| ·凤翔泥塑艺术与凤翔“泥塑虎” | 第8-9页 |
| ·民间艺术语言的基本内容 | 第9-10页 |
| 2 从凤翔“泥塑虎”领悟民间艺术大众的审美语言 | 第10-14页 |
| ·民间艺术的大众性 | 第10-12页 |
| ·创作者和使用对象的一致性 | 第12-14页 |
| 3 从凤翔“泥塑虎”领悟民间艺术独特的文化语言 | 第14-23页 |
| ·约定俗成的符号 | 第14-18页 |
| ·取象符号 | 第14-16页 |
| ·借喻符号 | 第16页 |
| ·抽象符号 | 第16-18页 |
| ·生存繁衍的主题 | 第18-20页 |
| ·乐观繁荣的向往 | 第20-21页 |
| ·源远流长的图腾 | 第21-23页 |
| 4 从凤翔“泥塑虎”领悟民间艺术多样的造型语言 | 第23-29页 |
| ·完美性的造型 | 第23-24页 |
| ·实用性造型 | 第24-25页 |
| ·象征性造型 | 第25-27页 |
| ·理想化造型 | 第27-29页 |
| 5 从凤翔“泥塑虎”领悟民间艺术绚丽的色彩语言 | 第29-33页 |
| ·吉利祥瑞的色彩观 | 第29-31页 |
| ·阴阳五行的色彩观 | 第31-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 图录 | 第35-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