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黄前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引言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现有研究述评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3 技术路线第14页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4-16页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第16-25页
    2.1 基本概念第16-19页
        2.1.1 水资源第16页
        2.1.2 水源地第16页
        2.1.3 生态补偿第16-18页
        2.1.4 水源地生态补偿第18-19页
    2.2 相关理论第19-23页
        2.2.1 经济外部性理论第19-22页
        2.2.2 公共产品理论第22页
        2.2.3 生态资本理论第22-23页
        2.2.4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第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5页
3 水源地生态补偿要素分析第25-36页
    3.1 水源地生态补偿主体和补偿客体第25-26页
        3.1.1 确定补偿主客体的原则第25页
        3.1.2 补偿主体第25-26页
        3.1.3 补偿客体第26页
    3.2 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第26-33页
        3.2.1 水源地生态价值的核算第26-27页
        3.2.2 水源地生态保护成本核算第27-29页
        3.2.3 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第29-33页
    3.3 水源地生态补偿方式第33-35页
        3.3.1 资金补偿第33页
        3.3.2 政策补偿第33页
        3.3.3 项目补偿第33-34页
        3.3.4 人才补偿第34页
        3.3.5 智力补偿第34页
        3.3.6 异地开发第34-35页
        3.3.7 生态移民第35页
    3.4 生态补偿的途径第35-36页
        3.4.1 政府补偿方式第35页
        3.4.2 市场补偿机制第35-36页
4 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模拟案例—以黄前水库水源地为例第36-65页
    4.1 黄前水库自然地理概况第36页
    4.2 黄前水库水源地保护现状分析第36-46页
        4.2.1 水源地社会经济概况第37页
        4.2.2 水源地生态概况第37-38页
        4.2.3 水源地整治现状第38-41页
        4.2.4 存在的污染问题和制约因素第41-43页
        4.2.5 生态保护第43-46页
    4.3 黄前水库水源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第46-51页
        4.3.1 物质产品生产功能价值估算第46-48页
        4.3.2 大气调节功能价值估算第48-51页
        4.3.3 水质调节功能价值估算第51页
    4.4 黄前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第51-62页
        4.4.1 黄前水库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的直接成本评估第51-56页
        4.4.2 黄前水库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的间接成本评估第56-60页
        4.4.3 黄前水库生态系统保护成本总投入第60-61页
        4.4.4 黄前水库生态受益者获得生态服务的价值第61页
        4.4.5 不同补偿标准的对比分析第61-62页
    4.5 黄前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方式选择第62-63页
        4.5.1 生态补偿范围和对象第62页
        4.5.2 生态补偿资金额度第62页
        4.5.3 生态补偿资金的拨付、使用与管理第62-63页
    4.6 水源地生态补偿现行管理存在的问题第63-65页
        4.6.1 立法方面第63页
        4.6.2 政策方面第63页
        4.6.3 技术层面第63-64页
        4.6.4 实践操作层面第64-65页
5 完善水源地生态补偿管理的对策建议第65-68页
    5.1 水源地生态补偿政策制定第65页
    5.2 水源地生态补偿法律保障第65-66页
    5.3 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保障第66页
    5.4 水源地生态补偿管理制度第66页
    5.5 设立多元化的补偿方式第66-6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6.1 结论第68页
    6.2 研究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添加改性生物炭对砷污染土壤中砷形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微电解-臭氧化协同降解水中水杨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