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风俗习惯论文--中国风俗习惯论文--各地方风俗习惯总志论文

庆阳民俗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以庆阳香包、剪纸、刺绣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21页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第7-8页
    二、文献综述第8-14页
    三、研究对象选择与说明第14-18页
    四、研究方法第18-20页
    五、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一章 庆阳民俗文化的发展生态第21-33页
    第一节 庆阳的地理自然环境第21-26页
        一、沟壑纵横的黄土残塬第21-24页
        二、半湿润半干旱的季风气候第24-26页
    第二节 庆阳的人文社会环境第26-33页
        一、聚族而居的社会结构第26-28页
        二、尚德务实的淳厚民风第28-30页
        三、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的文化环境第30-33页
第二章 庆阳民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第33-42页
    第一节 香包-端午节驱虫辟邪的法物第33-36页
    第二节 剪纸-古代巫术的道具第36-39页
    第三节 刺绣-大禹遗风的沿袭第39-42页
第三章 庆阳民俗文化的内涵第42-53页
    第一节 图腾崇拜与生殖崇拜的原始文化遗存第42-47页
        一、图腾崇拜的基因密码解读第42-46页
        二、男女欢爱与生殖崇拜第46-47页
    第二节 阴阳平衡与天人相应的古老哲学思想第47-50页
    第三节 驱邪消灾与祈福迎祥的民俗文化心理第50-53页
第四章 庆阳民俗文化的传播现状研究第53-63页
    第一节 生产者:手工艺人现状第53-56页
    第二节 接受者:消费者与消费市场现状第56-57页
    第三节 传播内容:产品研发现状第57-60页
    第四节 传播渠道:民俗文化的传播现状第60-61页
    第五节 庆阳民俗文化传播效果第61-63页
第五章 网络媒体时代庆阳民俗文化传播的对策第63-67页
    第一节 对内传承民俗文化第63-65页
    第二节 对外发展民俗文化衍生品第65-67页
结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附录一第71-72页
附录二第72-7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后记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汉王朝“定于一尊”的文化传播研究
下一篇:大陆网络脱口秀的“表演”研究(200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