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及其调温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6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页
   ·相变材料概述第9-12页
     ·相变材料的定义第9-10页
     ·相变材料的分类第10-11页
     ·相变材料的应用形式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第12-15页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第12-14页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第14-1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2 关于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第16-24页
   ·微胶囊相变材料第16页
   ·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6-23页
     ·喷雾干燥法第17-18页
     ·复凝聚法第18-19页
     ·原位聚合法第19-20页
     ·界面聚合法第20-23页
   ·小结第23-24页
3 单层壁材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24-31页
   ·原材料的选择第24-25页
     ·囊芯的选取第24-25页
     ·壁材的选取第25页
   ·试验用品及试验仪器第25-26页
     ·试验试剂第25页
     ·试验仪器第25-26页
   ·单层壁材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工艺及过程第26-27页
   ·单层壁材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第27-28页
     ·反应单体间的反应比例第27-28页
     ·单层壁材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第28页
   ·单层壁材微胶囊相变材料的性能表征第28-30页
     ·颗粒形态第28-29页
     ·差示扫描分析第29页
     ·热重分析第29-30页
     ·致密性分析第30页
   ·小结第30-31页
4 复合壁材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1-49页
   ·原材料的选择第31页
     ·囊芯的选取第31页
     ·壁材的选取第31页
   ·试验用品及试验仪器第31-32页
     ·试验试剂第31-32页
     ·试验仪器第32页
   ·复合壁材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工艺及过程第32-34页
   ·复合壁材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分析第34-40页
     ·各反应单体间的反应比例第34-35页
     ·乳化剂的选取第35-37页
     ·乳化剂用量第37-38页
     ·乳化搅拌时间第38页
     ·乳化搅拌速度第38-39页
     ·芯壁比(质量比)第39-40页
     ·环己烷的用量第40页
   ·复合壁材微胶囊相变材料的性能测试和分析第40-45页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40-42页
     ·差示扫描分析第42-43页
     ·包裹效率第43-44页
     ·热重(TG)分析第44-45页
     ·致密性分析第45页
   ·复合壁材与单层壁材微胶囊相变材料的性能对比第45-49页
     ·颗粒形态第46页
     ·热性能(DSC)第46-48页
     ·热重(TG)第48页
     ·致密性第48-49页
   ·小结第49页
5 微胶囊相变材料作用机理及节能效果的评价第49-57页
   ·微胶囊相变材料作用机理第50-51页
     ·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储能机理第50页
     ·微胶囊相变材料的调温机理第50-51页
   ·微胶囊相变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节能评价第51-53页
     ·温度阻尼率第52-53页
     ·节能效率第53页
   ·微胶囊相变材料在建筑墙体中的节能分析第53-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6 结论与待解决的问题第57-59页
   ·结论第57页
   ·待解决的问题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免疫原理的矿井通风设备故障诊断分级系统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纳米Al2O3水相悬浮液的分散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