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0-3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6页 |
1.1.1 快速城市化促进住房需求的剧增 | 第10-11页 |
1.1.2 住房政策的引导与调配使住房市场更规范化 | 第11-14页 |
1.1.3 西安城市住房建设的快速发展 | 第14-15页 |
1.1.4 高新区成为西安市商品住区建设发展的风向标和领军高地 | 第15-16页 |
1.1.5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新居住问题的产生 | 第16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1.3.1 商品住区 | 第17-19页 |
1.3.2 建成环境 | 第19页 |
1.3.3 住区规划布局 | 第19-20页 |
1.4 国内外住区规划研究现状综述 | 第20-29页 |
1.4.1 国外住区规划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研究 | 第21-23页 |
1.4.2 国内住区规划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研究 | 第23-28页 |
1.4.3 小结 | 第28-29页 |
1.5 研究范围 | 第29-30页 |
1.5.1 时间范围:2000-2010年 | 第29-30页 |
1.5.2 空间范围:西安市高新区 | 第30页 |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30-34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1.6.2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1.6.3 研究框架 | 第33-34页 |
2 西安市高新区商品住区发展分析 | 第34-48页 |
2.1 西安市及高新区住房建设发展概况 | 第34-41页 |
2.1.1 西安市住房建设发展历程 | 第34-36页 |
2.1.2 西安市商品住区发展特征 | 第36-39页 |
2.1.3 高新区建设发展概况及历程 | 第39-41页 |
2.2 高新区商品住区发展概况 | 第41-45页 |
2.2.1 高新区商品住区发展历程 | 第41-42页 |
2.2.2 高新区商品住区空间分布特征 | 第42-4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3 西安市高新区商品住区典型实例调查研究 | 第48-124页 |
3.1 案例选取原则及分析内容 | 第48-53页 |
3.1.1 住区选取原则 | 第48-50页 |
3.1.2 调研分析内容 | 第50-53页 |
3.2 开放理念住区 | 第53-82页 |
3.2.1 紫薇田园都市 | 第53-61页 |
3.2.2 金泰假日花城 | 第61-69页 |
3.2.3 紫薇尚层 | 第69-75页 |
3.2.4 融侨馨苑 | 第75-82页 |
3.3 绿色生态住区 | 第82-103页 |
3.3.1 紫薇城市花园 | 第82-90页 |
3.3.2 新里仕嘉公寓 | 第90-97页 |
3.3.3 枫林绿洲 | 第97-103页 |
3.4 人文品质住区 | 第103-123页 |
3.4.1 逸翠园西安 | 第103-110页 |
3.4.2 枫林意树 | 第110-117页 |
3.4.3 中铁缤纷南郡 | 第117-12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4 西安市高新区商品住区规划布局分析 | 第124-162页 |
4.1 住区规划布局影响因素 | 第124-127页 |
4.1.1 内部因素 | 第124-125页 |
4.1.2 外部因素 | 第125-126页 |
4.1.3 其它因素 | 第126-127页 |
4.2 典型商品住区规划布局比较分析 | 第127-146页 |
4.2.1 住区规模用地形态 | 第127-128页 |
4.2.2 规划结构及布局形态 | 第128-132页 |
4.2.3 住区整体空间组织 | 第132-133页 |
4.2.4 道路网与停车组织 | 第133-135页 |
4.2.5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第135-141页 |
4.2.6 绿地景观营造模式 | 第141-143页 |
4.2.7 住宅群体空间组织 | 第143-146页 |
4.3 西安市高新区商品住区规划布局发展梳理 | 第146-160页 |
4.3.1 规划设计突出个性特点追求新理念 | 第146-147页 |
4.3.2 开放式的新型住区已成为一种必然 | 第147-151页 |
4.3.3 住区由单一功能向复合化社区转变 | 第151-153页 |
4.3.4 公共服务设施内容体现“两新五化” | 第153-155页 |
4.3.5 绿地景观营造力求绿色生态高品质 | 第155页 |
4.3.6 住宅群体空间组织出现新院落形式 | 第155-156页 |
4.3.7 住宅套型多样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 第156-159页 |
4.3.8 规划建设注重高科技生态环保技术 | 第159-1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60-162页 |
5 西安市高新区商品住区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 第162-176页 |
5.1 西安市高新区商品住区规划布局存在的问题 | 第162-168页 |
5.1.1 高层建筑组织形式带来空间领域感的缺失 | 第162页 |
5.1.2 停车需求的剧增成为住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162-164页 |
5.1.3 老年相关服务设施的欠缺应引起公众关注 | 第164-165页 |
5.1.4 景观环境与居住实用性相结合的考虑欠佳 | 第165-166页 |
5.1.5 规划意图与管理实施的不一使其存有差异 | 第166-168页 |
5.2 优化原则 | 第168-169页 |
5.2.1 邻里共享型社区原则 | 第168页 |
5.2.2 功能复合多样性原则 | 第168页 |
5.2.3 步行交通友好性原则 | 第168页 |
5.2.4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168-169页 |
5.3 改进策略 | 第169-174页 |
5.3.1 强调不同层级空间领域的细化营造 | 第169页 |
5.3.2 科学前瞻预留足够的停车设施用地 | 第169-170页 |
5.3.3 合理协调服务设施功能构成的内容 | 第170-172页 |
5.3.4 营造更人性化的住区户外景观环境 | 第172-173页 |
5.3.5 注重协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实施关系 | 第173-1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74-176页 |
6 结语 | 第176-178页 |
6.1 结论 | 第176-177页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177-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82页 |
图录 | 第182-186页 |
表录 | 第186-18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88-189页 |
附表 | 第189-196页 |
致谢 | 第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