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道德:康德永久和平论的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1.1 康德永久和平思想研究情况 | 第7-11页 |
1.1.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7-10页 |
1.1.2 国内研究近况 | 第10-11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1页 |
1.3 问题领域相关文献整理及综述 | 第11-12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第14页 |
1.7 论文框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康德哲学体系中的政治与道德 | 第16-24页 |
2.1 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础 | 第16-20页 |
2.2 道德的内涵 | 第20-21页 |
2.3 康德的政治意涵 | 第21-24页 |
2.3.1 康德的政治意涵的前提 | 第21-23页 |
2.3.2 康德的政治内涵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作为法权学说的永久和平思想 | 第24-31页 |
3.1 永久和平的临时条款 | 第24-25页 |
3.2 永久和平的确定条款 | 第25-29页 |
3.2.1 国家层面 | 第26-27页 |
3.2.2 主权国家间的国际关系层面 | 第27-28页 |
3.2.3 世界层面 | 第28-29页 |
3.3 基于法权的永久和平概念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政治与道德之于永久和平 | 第31-41页 |
4.1 实践家、政治的道德家、道德的政治家 | 第31-36页 |
4.1.1 实践家 | 第31-33页 |
4.1.2 政治的道德家 | 第33-34页 |
4.1.3 道德的政治家 | 第34-36页 |
4.2 基于是否违背法权原则的讨论 | 第36-37页 |
4.3 目的的原则还是形式的原则? | 第37-41页 |
4.3.1 目的的原则 | 第37-39页 |
4.3.2 形式的原则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结语和展望 | 第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