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欺诈率估计--基于改进的PRIDIT方法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0-12页 |
1.3 主要创新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2.2 保险欺诈研究综述 | 第16-23页 |
2.2.1 欺诈原因 | 第16-18页 |
2.2.2 欺诈检查 | 第18-21页 |
2.2.3 欺诈率估计 | 第21-23页 |
第三章 PRIDIT方法及其改进 | 第23-32页 |
3.1 PRIDIT方法 | 第23-27页 |
3.1.1 变量及参数 | 第24页 |
3.1.2 数据初始编码 | 第24-25页 |
3.1.3 计算RIDIT得分 | 第25-26页 |
3.1.4 计算指标权重 | 第26页 |
3.1.5 嫌疑排序与索赔划分 | 第26-27页 |
3.1.6 欺诈率估计 | 第27页 |
3.2 PRIDIT方法的缺陷及改进 | 第27-32页 |
3.2.1 估计模型的缺陷 | 第27-29页 |
3.2.2 PRIDIT方法改进 | 第29-32页 |
第四章 车险欺诈率估计 | 第32-41页 |
4.1 数据来源 | 第32页 |
4.2 欺诈率估计 | 第32-38页 |
4.2.1 全体索赔样本欺诈率估计 | 第33-36页 |
4.2.2 部分索赔样本欺诈率估计 | 第36-38页 |
4.3 高风险索赔相关特征 | 第38-4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1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