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1.1.1 当前气候变化研究核心关注的问题、主要认识、分歧与争论 | 第10-11页 |
1.1.2 当前降水变化研究的重要性、研究的关注点及对主要规律认识 | 第11页 |
1.1.3 区域研究的重要性以及降尺度方法、整合分析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与进展 | 第12-15页 |
1.2.1 关于太阳活动影响的争论、认识的主要理论与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2 海气耦合作用(ENSO、NAO、AO 等)对区域降水影响的进展 | 第13-14页 |
1.2.3 极涡、副高等环流因子对中纬度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和分析思路 | 第15-16页 |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16-21页 |
2.1 研究区域 | 第16页 |
2.2 各主要指标数据及来源 | 第16-18页 |
2.3 分析和解决方法 | 第18-21页 |
2.3.1 地统计Kriging 插值与空间差异性分析 | 第18-19页 |
2.3.2 功率谱分析、小波分析与周期分析 | 第19-21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1-39页 |
3.1 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近45 年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 第21-25页 |
3.2 干旱半干旱降水波动特征与主要周期的区域差异性 | 第25-26页 |
3.3 北方各区主要影响因子的提取及影响因子的区域差异 | 第26-31页 |
3.4 1961-2005 年太阳活动特征与极涡强度和降水的关系 | 第31-33页 |
3.5 1950 年以来主要海气耦合作用指标ENSO、AO、NAO 等和不同区域的降水 | 第33-36页 |
3.5.1 ENSO 指数:MEI、BEST 和降水(P)变化特征 | 第34-35页 |
3.5.2 AO、NAO、与区域降水 | 第35-36页 |
3.6 太平洋副高、沃克环流和ENSO 的耦合作用与区域降水 | 第36-37页 |
3.7 大区域环流、地形以及极涡等其他要素与降水 | 第37-39页 |
4 结论和讨论 | 第39-43页 |
4.1 主要结论 | 第39-41页 |
4.2 讨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个人简介 | 第48页 |
参与的主要科研经历 | 第48页 |
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