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机介质运动数值分析及介质直径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球磨机介质工作理论及发展 | 第10-11页 |
| ·球磨机介质工作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 ·球磨机介质运动的研究手段及方法 | 第11-12页 |
| ·磨矿介质制度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球磨机介质运动及磨矿产品分析相关理论介绍 | 第17-37页 |
| ·介质运动轨迹相关理论公式 | 第17-23页 |
| ·钢球的运动状态及其受力分析 | 第17-19页 |
| ·钢球的运动分析 | 第19-23页 |
| ·球磨机介质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3-30页 |
| ·转速率与填充率对介质运动的影响 | 第23-25页 |
| ·介质尺寸对球磨机介质运动规律的影响 | 第25-26页 |
| ·介质配比对球磨机介质运动规律的影响 | 第26-27页 |
| ·介质的中空隙率计算 | 第27-30页 |
| ·粒度特性与筛分理论 | 第30-35页 |
| ·粒度组成及粒度分析 | 第30-31页 |
| ·筛分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31-33页 |
| ·筛分原理及过程 | 第33-35页 |
| ·破碎产品粒度与能态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离散元相关理论及PFC3D的研究应用 | 第37-57页 |
| ·概述 | 第37页 |
| ·离散单元法中的计算模型 | 第37-43页 |
| ·刚性块体模型 | 第38-40页 |
| ·圆形刚性颗粒模型 | 第40-43页 |
| ·三维离散单元法 | 第43-47页 |
| ·接触摩擦单元结点接触应力与结点力之间的关系 | 第43-45页 |
| ·接触面约束条件 | 第45-46页 |
| ·三维接触单元的等效刚度矩阵和等效载荷向量 | 第46-47页 |
| ·三维离散元计算仿真软件 | 第47-56页 |
| ·PFC3D概述 | 第47-50页 |
| ·接触模型种类 | 第50-53页 |
| ·PFC3D中常用命令 | 第53-54页 |
| ·PFC3D生成颗粒的边界问题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球磨机离散元模拟仿真与数值分析 | 第57-85页 |
| ·球磨机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 第57-66页 |
| ·离散元模型参数的选择 | 第58-59页 |
| ·筒体及球磨介质建模 | 第59-63页 |
| ·球磨机模拟仿真运动 | 第63-66页 |
| ·球磨机离散元模拟的有效性验证 | 第66-68页 |
| ·介质填充率与转速率对磨机介质运动的影响 | 第68-74页 |
| ·磨矿介质的相关计算 | 第68-69页 |
| ·不同转速率与填充率下磨矿介质运动模拟分析 | 第69-74页 |
| ·球磨机单直径介质模拟仿真与数值分析 | 第74-83页 |
| ·同介质不同转速率和填充率介质运动模拟分析 | 第75-80页 |
| ·相同转速率和填充率下不同介质运动模拟分析 | 第80-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第五章 球磨机介质直径的实验研究 | 第85-103页 |
| ·实验系统的设计 | 第85-86页 |
| ·实验设备 | 第86-88页 |
| ·实验过程 | 第88-91页 |
| ·实验所需介质和物料相关计算 | 第88-90页 |
| ·实验步骤 | 第90-91页 |
|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91-101页 |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91-96页 |
| ·介质直径与给料粒度间关系的分析研究 | 第96-10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 ·结论 | 第103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 附录A 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11-112页 |
| 附录B PFC3D源程序 | 第112-117页 |
| 附表 实验数据 | 第117-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