钯催化一氧化碳与乙烯合成聚酮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1页 |
| 第二章 聚酮简述 | 第11-16页 |
| ·聚酮的结构 | 第11页 |
| ·聚酮的性质 | 第11-12页 |
| ·聚酮的改性 | 第12-14页 |
| ·聚酮的化学改性 | 第12-13页 |
| ·聚酮的物理改性 | 第13-14页 |
| ·聚酮的应用 | 第14-16页 |
| 第三章 CO/C_2H_4聚合的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 ·一氧化碳与乙烯共聚发展 | 第16页 |
| ·一氧化碳与乙烯共聚方法 | 第16-17页 |
| ·一氧化碳与乙烯共聚机理 | 第17-20页 |
| ·链引发 | 第18-19页 |
| ·链增长 | 第19页 |
| ·链转移 | 第19-20页 |
| ·钯催化体系 | 第20-22页 |
| ·钯化合物 | 第20-21页 |
| ·强酸及其阴离子 | 第21页 |
| ·配体 | 第21-22页 |
| ·氧化剂 | 第22页 |
| ·溶剂 | 第22-24页 |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第24-37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4-26页 |
| ·主要实验原料 | 第26页 |
| ·实验步骤 | 第26-28页 |
| ·催化前体的制备 | 第26-27页 |
| ·聚酮的合成步骤 | 第27-28页 |
| ·实验分析 | 第28-37页 |
| ·原料气组成和溶剂中水含量的分析 | 第28-34页 |
| ·聚酮分子量的测定 | 第34-35页 |
| ·聚酮熔点的测定 | 第35-36页 |
| ·共聚速率的计算 | 第36页 |
| ·光降解性的测定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聚酮合成适宜工艺条件研究 | 第37-46页 |
| ·聚酮合成基础条件实验 | 第37-39页 |
| ·催化体系组成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反应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第38-39页 |
| ·原料气组成对反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催化剂浓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反应压力的影响 | 第42页 |
| ·搅拌速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 ·酸对反应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水对反应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六章 聚合反应过程数学模型 | 第46-59页 |
| ·钯催化CO/C_2H_4共聚反应机理 | 第46-47页 |
| ·浓度法建模 | 第47-53页 |
| ·浓度法简述 | 第48页 |
| ·浓度方程推导 | 第48-50页 |
| ·分子量分布矩推导 | 第50-52页 |
| ·聚合度和转化率的数学描述 | 第52-53页 |
| ·工艺参数和动力学参数 | 第53-54页 |
| ·工艺参数 | 第53页 |
| ·动力学参数 | 第53-54页 |
| ·模型的验证 | 第54-57页 |
| ·转化率验证 | 第54-56页 |
| ·数均聚合度验证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展望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
| 附录2 符号说明 | 第69-70页 |
| 附录3 表格清单 | 第70-71页 |
| 附录4 图例清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