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1-羟亚乙基-1,1-双膦酸(H5L)的发展与现状 | 第13-18页 |
1.3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18-19页 |
1.3.1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法 | 第18页 |
1.3.2 常规溶液法 | 第18-19页 |
1.3.3 扩散法 | 第19页 |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无机-有机杂化金属膦酸盐(1-8)合成与表征 | 第20-79页 |
2.1 测试仪器 | 第20页 |
2.2 原料与试剂 | 第20-21页 |
2.3 合成实验的初步设计 | 第21页 |
2.4 无机-有机杂化膦酸锌、镉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1-78页 |
2.4.1 一维zigzag链状膦酸锌[Zn(H_3L)(Phen)](1)的合成与表征 | 第21-28页 |
2.4.2 一维链状膦酸锌[Zn_3(H_2L)_2(Phen)_2]·2H_2O(2)的合成与表征 | 第28-36页 |
2.4.3 零维膦酸锌[Zn(H_3L)(Bipy)](3)的合成与表征 | 第36-43页 |
2.4.4 零维膦酸锌[Zn(H_3L)(Phen)]·H_2O(4)的合成与表征 | 第43-50页 |
2.4.5 零维膦酸镉[Cd(H_3L)(Phen)(H_2O)](5)的合成与表征 | 第50-57页 |
2.4.6 零维膦酸锌[Zn(H_3L)(Bipy)]·H_2O(6)的合成与表征 | 第57-63页 |
2.4.7 一维链膦酸锌[Zn_(l.5)(H_2L)(Bipy)(H_2O)]·3H_20(7)合成与表征 | 第63-71页 |
2.4.8 零维膦酸锌[Zn(H_3L)(Phen)]·0.5(HOCH_2CH_2OH)(8)合成与表征 | 第71-78页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78-79页 |
第三章 含氮杂环胺化合物(9,10)的合成与表征 | 第79-99页 |
3.1 零维铜-邻菲啰啉[Cu_2(Phen)_2(H_2O)_4]·(S0_4)_2(9)合成与表征 | 第79-86页 |
3.1.1 化合物(9)的合成 | 第79页 |
3.1.2 化合物(9)的表征 | 第79-81页 |
3.1.3 化合物(9)的晶体结构测定和晶体学数据 | 第81页 |
3.1.4 化合物(9)的结构分析 | 第81-85页 |
3.1.5 化合物(9)的TG-DSC研究 | 第85页 |
3.1.6 化合物(9)的荧光性质 | 第85-86页 |
3.2 氢键和π-π作用构筑的三维含氮杂环有机复合物[(BTC·H_3pytpy)_4]·0.5H_2O(10)的合成与表征 | 第86-98页 |
3.2.1 化合物(10)的合成 | 第86-87页 |
3.2.2 化合物(10)的表征 | 第87-88页 |
3.2.3 化合物(10)的晶体结构测定和晶体学数据 | 第88页 |
3.2.4 化合物(10)的结构分析 | 第88-93页 |
3.2.5 化合物(10)的DTA-TGA研究 | 第93-94页 |
3.2.6 化合物(10)的荧光性质 | 第94-95页 |
3.2.7 化合物(10)的Uv-vis吸收光谱性质 | 第95页 |
3.2.8 化合物(10)的Uv-vis光谱量子化学计算 | 第95-98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98-99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