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无线网络中联合无线资源管理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垂直切换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2 联合叫接纳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9-22页 |
2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与无线资源管理技术 | 第22-36页 |
2.1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 | 第22-25页 |
2.1.1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研究热点 | 第22-23页 |
2.1.2 异构无线网络的融合架构 | 第23-25页 |
2.2 异构无线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技术 | 第25-35页 |
2.2.1 无线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2.2.2 典型的联合无线资源管理架构 | 第26-27页 |
2.2.3 联合无线资源管理的模式 | 第27-30页 |
2.2.4 垂直切换技术 | 第30-34页 |
2.2.5 联合呼叫接纳控制技术 | 第34-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异构无线网络中垂直切换优化算法 | 第36-56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基于终端控制的切换框架 | 第37-39页 |
3.3 系统模型 | 第39-40页 |
3.4 切换触发机制 | 第40-42页 |
3.5 垂直切换决策算法 | 第42-51页 |
3.5.1 模糊理论基础 | 第43-45页 |
3.5.2 垂直切换决策的评价指标 | 第45-47页 |
3.5.3 基于模糊逻辑的切换决策优化算法 | 第47-51页 |
3.6 仿真分析 | 第51-5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基于效用及权重优化的MADM垂直切换决策方法 | 第56-81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基于MADM的垂直切换决策 | 第56-62页 |
4.2.1 基于MADM的垂直切换决策模型 | 第57-58页 |
4.2.2 多属性决策的基本方法 | 第58-62页 |
4.3 算法描述 | 第62-74页 |
4.3.1 效用函数与负载平衡因子 | 第63-67页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7-73页 |
4.3.3 网络评价 | 第73-74页 |
4.4 仿真分析 | 第74-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5 优化资源分配的联合接入网络选择算法 | 第81-97页 |
5.1 引言 | 第81-82页 |
5.2 分布式和集中式接入网络选择机制 | 第82-83页 |
5.3 网络场景 | 第83页 |
5.4 算法描述 | 第83-92页 |
5.4.1 算法框架 | 第83-85页 |
5.4.2 终端侧接入代价函数 | 第85-86页 |
5.4.3 网络侧代价函数 | 第86-88页 |
5.4.4 最优用户分布 | 第88-90页 |
5.4.5 调节策略 | 第90-92页 |
5.5 仿真分析 | 第92-9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6 区分业务和呼叫类型的联合接纳控制算法 | 第97-114页 |
6.1 引言 | 第97-98页 |
6.2 网络场景及算法基础 | 第98-102页 |
6.2.1 异构无线网络场景 | 第98-99页 |
6.2.2 联合呼叫接纳控制模型 | 第99-100页 |
6.2.3 接入带宽阈值 | 第100-102页 |
6.2.4 带宽分配策略 | 第102页 |
6.3 算法描述 | 第102-106页 |
6.4 基于MARKOV模型的性能分析 | 第106-108页 |
6.5 仿真分析 | 第108-113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14-116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14-115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