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1页 |
第2章 材料与仪器 | 第11-15页 |
2.1 材料 | 第11-13页 |
2.1.1 USP22 基因全长序列和编码序列 | 第11页 |
2.1.2 5'RACE 引物 | 第11页 |
2.1.3 USP22 promoter 引物 | 第11-12页 |
2.1.4 限制性内切酶、T_4DNA 连接酶、Taq 酶 | 第12页 |
2.1.5 质粒与菌株 | 第12页 |
2.1.6 细胞培养试剂 | 第12页 |
2.1.7 转染与荧光素酶检测试剂 | 第12-13页 |
2.1.8 试剂 | 第13页 |
2.2 仪器 | 第13-14页 |
2.3 主要溶液配制 | 第14-15页 |
第3章 实验方法 | 第15-23页 |
3.1 USP22 转录起始点的确定 | 第15-16页 |
3.1.1 外周血淋巴细胞总 RNA 提取 | 第15页 |
3.1.2 5'末端快速扩增(5'RACE) | 第15-16页 |
3.2 不同长度 USP22 启动子的基因重组体构建 | 第16-20页 |
3.2.1 正常人全血中总 DNA 提取 | 第16页 |
3.2.2 USP22 启动子基因片段 PCR 扩增 | 第16-17页 |
3.2.3 DNA 退火构建目的片段 | 第17页 |
3.2.4 DNA 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反应 | 第17-18页 |
3.2.5 上述双酶切 DNA 电泳凝胶回收 | 第18页 |
3.2.6 USP22 启动子 5'端续减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 第18页 |
3.2.7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18-19页 |
3.2.8 质粒 DNA 转化大肠杆菌 | 第19页 |
3.2.9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19-20页 |
3.2.10 质粒提取 | 第20页 |
3.3 HeLa 细胞与 HepG2 细胞培养 | 第20-21页 |
3.4 瞬时转染 | 第21-22页 |
3.5 USP22 核心启动子位置的鉴定 | 第22-23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3-34页 |
4.1 USP22 基因转录起始点的确定 | 第23-24页 |
4.2 USP22 启动子 5'端递减基因的克隆 | 第24-25页 |
4.3 测序鉴定 USP22 启动子 5'端递减基因片段(TA 克隆) | 第25-29页 |
4.4 USP22 基因启动子部分测序结果 | 第29页 |
4.5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并酶切鉴定 | 第29-30页 |
4.6 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 | 第30-34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4-37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综述 | 第42-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件 | 第48-54页 |